第162章 大顺朝的艰难163(2 / 2)

对于科举,父子已经商量好了,是准备主招北方人才的。

北方遭受将近二十年的战乱,学子们饱经战乱之苦,深切感受底层百姓的苦难,会比南方那些养尊处优的士子们,更加懂得民间疾苦,治国办法。

原先是南北榜,这次为了避免不开南榜的阻力舆论,决定向天下公布,因为南方被流寇与北方隔绝,为照顾南方学子的安全,所以,这次科举,就不再做为正式科举,等南北联通了,再组织正式科举。

所以这次算是特科。

但正如当初陈确担心的那样,因为大明只有直隶这么巴掌大的地方,又经几次摧残,人才早已凋敝,尤其是皇太极五次入寇,专抓读书人,这更加剧了人才稀缺。

为了不出现科举一开,主考吕谋,副考陈确两个人,监考一个考生的尴尬发生,吕谋下令潜伏在敌占区的那些锦衣卫,立刻展开在西北暗中宣传,将西北具有秀才身份,以及他们认为是人才的学子,秘密的保护进京,参加考试。

这就有意思了,怕南方学子穿越流寇占领区有所损伤,而拒绝南方考生参考,结果西北,你却派人保护进京参考,你的心思,已经路人皆知啦。

山西五台苍耳沟,悄悄潜伏下来的锦衣卫王二蛋和李洪坤,被乡亲们严密的保护着。还张罗着给他们两个光棍汉,在这里取了媳妇。

一旦有流寇过来裹挟抓丁,乡亲们第一时间,就将他们两人送进深山隐藏。

他们不但是分田地的主导人,最主要的是乡亲们,要他们在未来大明反攻时候,做个官府见证。见证自己手中的土地,是自己的,是传给子孙的。

现在的大顺军抓丁啦?不抓丁不行了。

原因,就是这些潜伏的锦衣卫发动群众,悄悄的分田,再加上这几年开始风调雨顺了。

灾年,只要有口饭吃,百姓还不愿意做贼,让祖宗蒙羞呢。这有了饱饭,那谁还去做贼啊。

乱世富贵诱人,但乱世的富贵是那么好得到的吗?那得是成千上万流寇,死剩下的绝对幸运儿。

幸运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天雷连续追着你劈你一百次,你还安然无恙。首先你得被天雷劈中一百次,然后你还得活着才算。

不抓丁行不行,答案肯定是不行的。

原因是二十多年的乱世,西北已经十室九空,在加上去年的一场大瘟疫,又将所剩无几的人口,再减了一半。

而李自成为了不违背诺言,就食江南,带去了主力,那么剩下的高一功部和郝摇旗部人马,面对即将大明的反扑,兵力严重不足。

不抓怎么办?

这就让大顺和大明的对比明显了,毕竟人家大明已经公布了,大明,不抢粮食,不抢女人,不抓徭役啦。这样,民心就开始背离大顺了。

还有就是军粮物资的取得,也成了大问题。

闯王承诺天下,迎闯王不纳粮。而二十多年针对地主豪强士绅的劫掠,使得现在西北无富户,打粮都没目标,都把闯王逼的撇家舍业的到江南讨饭去了,怎么办?

好办,咱遵守诺言,咱们不征收赋税,咱们买吗。

这几年天灾过去了,人祸也平息了,粮食连年丰收了,原先崇祯十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