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7(1 / 2)

警署召开新闻发布与答疑会,张勋是这次发布会的发言人。为了保证发布会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减少民众对案件进展的质疑,对警署工作效率的质疑,特意安排答记者问环节。

在召开发布会之前,张勋计划只发布进展情况,不设记者提问环节。但署长俞示坚持记者问答环节必须要有,而且是开放式的问答,即可以想问什么问什么,不设限,不会因为问题过于尖锐而随意打断和制止,这涉及警署的声誉以及民众对警署的信任度,也是为了挽回这起案件给警署带来的负面影响。无可辩驳的理由,张勋只好遵从。

座无虚席的新闻发布会与答疑会现场,这次来的记者比上次的还多,都长枪短炮已经准备就绪,打算对即将到来的发布会开展一次大规模无底线的探寻,彻底刨开遮遮掩掩不肯见光的东西,这是每一名记者的期盼,他们要的就是新闻点,为了这个新闻点,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张勋面对的是一次考验。

张勋如往常一样介绍近期案情的进展情况,并提出有了突破性的发现,找到了关键证人证实投毒的定论属实,证人愿意配合调查并出庭作证。为了保证证人的安全,对证人的情况暂时不对外公布,投毒人还在进一步指认中,一旦投毒人确认,案件就可以宣告告破。

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这是最考验发言人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反应速度的环节。记者往往能很敏锐的找出漏洞和薄弱的地方进行尖锐苛刻的提问,而发言人需要滴水不漏,无隙可乘的做出完美不容回击的回答。

“能说一下证人的一些基本情况吗?比如说性别、职业、与死者的关系等等。”

“很抱歉,有关证人的任何信息在这次发布会上不做任何回答,之前有过说明,所以有关证人的问题各位记者无需再问,谢谢。”

“第一次发布会是1月22日,第二次是2月6日,这是第三次,2月23日,您觉得警署的工作效率高吗?到目前为止已经一个多月了,也只是找出个证人,而且之前还有过草率的误判,对这种情况您怎么解释?”

张勋看着记者,会心一笑:“这位记者很细心,对于第一次的误判我在第二次发布会上有过说明,这里我就不再赘述。刚刚您用这组数据提到警署的工作效率,这个我要特别说明,首先,这是一起复杂的刑事案件,从案件发生到现在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凶手在作案之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和谋划,导致暴露出来的线索不多,又存在一定的误导性,致使出现误判的情况;其次,警署为尽快侦破案件,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物力,抽调专业性强,有办大案要案的警界精英进驻,从案发到现在用了一个月十六天,对于一个复杂难解的案件来说,这个效率是高的,也体现了警署破案的决心;最后,这次发现的线索,是一次跨越性,关键性的节点,应该用不了多久案情就会水落,凶手将绳之以法,在这里我也请记者朋友们和民众放心。”

“坊间有传言,说这起案件有可能涉及到帮派,就是俗称的‘黑社会’,在调查过程中有这方面的线索吗?”

“你说的这种情况在侦查过程中未涉及,而且我要说明一点,黑社会是若干年前的说法,现在已经彻底铲除。”

“那么,需要多久破案呢?警署列没列出具体的时间表?”

“警署侦破案件肯定是要列出时间表的,只是不方便透露,需要多久破案现在还不能给出准确的时间。”

“为什么寻找目击证人花费这么长时间?之前没发现的原因是什么?存不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

“寻找目击证人如同大海捞针,需要一点一点缩小范围,锁定重点人进行询问,是需要花费一点时间的,没有疏忽大意的情况。”

“这个目击证人在案件发生时为什么没主动站出来?是受到威胁恐吓了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