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血筹23(1 / 2)

“郭公子,今儿早吃的什么呀?”陈确抬头笑着问道

还没等郭延平说话,

陈确接着说道:“8个粗面馍子!今儿郭公子起的挺早的吧!毕竟成亲这种大事,一辈子就这么一回。”

陈确笑了笑接着说:“我们今儿起的也挺早的,刚到卯时就醒了,(5点)醒了之后我们去上山挖了些野菜,回来以后我们煮了一大锅热水,把8个粗面馍子掰碎和野菜一起扔进去,又放了两碗糠。然后一人舀了一大碗,我们三十号人就守在那口大锅前往碗里吹着气,龇牙咧嘴的笑着吃了,这就是我们的早饭。”

“郭公子您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糠吧?就您平时里吃的馒头是用麦子做成的,这您知道吧!剥去麦子剩下的壳就是糠,我们就吃这个!”

“哦,忘了说,我们昨天的碗里可没有馍子。”

“呵~”郭延平先是一声冷笑“这么说来你们吃糠怪我喽?有的时候多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了有没有进步,有没有认真种地?”

陈确答道:“郭家光南岸的良田就上亩,自然不用担心这些鸡毛小事儿。”

裴渡忍不住说:“哇!你家上千亩地!那你一定很勤奋吧!”

郭延平没有接话。

陈确继续说道:“邙水县百姓的纳税,是分不同颜色的纸张封钱的。贫民碎户用白封,绅衿大户用红封。红纸便标志着“贵人”,小吏小役可不敢敲诈勒索。于是官吏衙役的“合法外快”便全扣在了白封小民头上。

我双亲在世时,家中还有八亩薄田,每亩一钱二分,八亩地就约交一两银子,这笔银子上面的政策规定要折钱交纳,下面的对策是:白封小民以3200文钱折银一两,红封绅衿却按市价以2200文钱折银一两。每亩一钱二分,八亩地就约交一两银子,这笔银子上面的政策规定要折钱交纳,下面的对策是:白封小民以3200文钱折银一两,红封绅衿却按市价以2200文钱折银一两。

一亩地也不过产一石米出头(140斤),好些时候一亩半左右便可交够赋税。如若官商欺压便是三石米也抵不了这一两银子。一年下来也不过剩下5石米。我与双亲不过每人每天一斤二两米(600克)。郭公子是否觉得我刚才在作苦?吃糠咽菜本不过是常事罢了。

二月干,三月宽,一年大水三年旱。若是灾年没有收成便要卖田。丰年五十石一亩,可到了灾年连二十石都不到。

永淳三年时,郭公子那时还小吧。那年发大水我家没有收成便将田卖与您家,见我的正是令尊。

我哀求到说:“求郭老爷发发慈悲,将我家田买去吧。家母早已满脸菜蔬,再不吃着东西便要饿死了!”

那年虽挺过去了,可家中田亩早已不够三人度日,我便做了佃户,除了向朝廷交税收,还要向东家交租粮。这样一来剩下的就更少了。

郭延平反问道:“首先田地买卖本就是公平公正明码标价,你可以不卖!没有人逼着你卖!你不卖有的是人卖!

而且如果你觉得吃不饱,那就多租些地辛勤劳作。如果你觉得朝廷苛政猛如虎!为什么你不合理的诉求?如果如果你觉得官场腐败,那你就去考科举当御使大夫监察百官。而不是像你现在这样上山当土匪抢劫,破坏公共秩序!扰乱国家安定!”

谢梦先和裴渡两个小年轻这时候都有些懵了,分不清谁对谁错。谢梦先还好点,坐在那面无表情故作深沉。裴渡这时候已经龇牙吸气眉头紧皱了。

谢梦先开口了,想稍稍把握局面,毕竟他才是此间拳头最大的主导者。

谢梦先:“你不应该上山当匪。”

这句话像是陈述句,又像是承接郭延平的话,又有点像暗示递给陈确的由头。

此话虽是废话,但却精妙之极!

1:你不该上山放土匪,此乃公理,天经地义!

2:你俩在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作为旁观者,我心里是有杆秤的。

3:暗示主动权,你俩吵归吵,别忘了这有我呢!我才是最后拍板的人!

陈确接过了由头继续说:

“佃农为了从地主那里租佃土地,在和其他佃农的关系是竞争激烈的。按照规矩,佃户在第一年年底要预付地租,第二年才能耕种。有一年收成不好,我交不起租了。如果不能当年年底或来年年初交满租银,我就不能再种这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