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忙忙碌碌又一天(1 / 2)

  除了她这个完全的外行以外,其他三人都有相关专业学习背景。

  能考上京大的都不是简单角色,眼看着离开学也不久了,王青青就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中去了。

  家人看她这样,也尽量不去打扰她。王青青难得的拥有了一段纯粹的学习时光。

  通过这段时间对生物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王青青更坚定了自己的研究目标——人类生物遗传方向。

  然后,跟她要深耕的智能制造结合起来,为之后生物战甲和星际探索做准备。

  在见识了超新星星系的高科技之后,她的目光就不局限在超越西方国家,而是在有生之年能一探美丽又危险的星际。

  ……

  这时候,主流生物学研究的大多是植物学和动物科学,诸如遗传育种、植物杂交、动物克隆实验等。

  全世界范围内,人类遗传奥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谈越寄来的生物前沿资料,王青青了解到这会儿由美丽国科学家牵头的人类遗传基因组计划刚刚启动。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

  全世界知名的生物科学家基本都收到了邀请,只有华国没有收到。

  因此,现在学界对华国嘘声一片,认为她们国家是科学荒漠。

  王青青在报纸上看到这些报道,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可真是国家不强盛,谁都想来踩上几脚……

  要她说,虽然华国在基因遗传方面刚起步,但他们也研究了没多久,目前还没有什么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就这么得瑟,也不怕她们后来居上。

  ……

  想到这里,王青青不由的被激起了斗志。要是知道被他们看不起的华国人走在他们前面,不知道那些人会是一副什么表情。

  王青青表示非常期待……

  *

  知道自己在四个研究生中不占优势以后,王青青没有坐以待毙。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斟酌着写了一篇论文。

  倒不是不会写,而是要确保写的不要太超前。

  既要符合她现在初学者的身份,又要有许多新的想法。

  这可把王青青难住了。

  对于她来说,写的出彩不算难,但要往平庸了去写,她着实考虑了很久。

  写完了以后也是犹犹豫豫的,直到离开学还有半个月左右,她才放ᴊsɢ入信封寄到京大。

  她没有指名道姓寄给某个教授,而是在打听到京大生物组没有休息以后,直接寄到了生物组。

  这样能确保大家都看到,而不只是某个教授知道,到时候人家不当回事儿,那她岂不是白寄了。

  主要是她也不知道京大现在几个教授的研究方向,没法有针对性的写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