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故事的积累2(1 / 2)

无论别人如何评论管仲,鲍叔牙都不为之所动。他依然一如既往地给予:包容,谅解,与协助等等。

可以说,他们二人既能同甘,更能共苦,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他们之间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流逝,也经得起空间的距离,更经得起名利的取舍。

“管鲍之交”这个典故告诉人们:管鲍之间的深情厚谊,不是空口白话的,而是建立在两人长期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坦诚,和相互谅解等基础之上的。

正是由于鲍叔牙的无私与大度,与彼此的信任,相知,理解,感恩和默默的付出一切,才浇灌出了一朵馨香持久的友谊之花。

他们并造就了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千古美谈。美好的友情令人向往,管鲍之交却告诉人们:朋友需要选择,更需要惺惺相惜。

他们谱写一曲曲最美丽而动人的历史篇章。友好相处的感情让人神驰乐往,世间也有真情实感,需要的是我们的自己把握。

友谊之花需要不断细心呵护,用心不断浇灌。友谊是需要以诚相待,肝胆相照;更是要求相互包容,荣辱与共。

他们是得意时的不断相互鼓励与欢欣,更是失意时的那种不离不弃。“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这句话,既包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情感,亦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高度认可等等。

10,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姜太公”,即西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垂钓,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

吕尚隐居,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打猎时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吕尚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后遂用“太公钓,吕钓,渭钓,子牙垂钩,溪钓,渭滨垂钓,钓周,钓渭,垂钓溪,大钓无钩,直钩钓国,溪直钓,溪未遇”等。

写隐居,贤才待用,及贤能执政,大业盛隆。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直钩鱼”等表示心甘情愿。

有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猎,在渭水的支流磻溪边上遇见了一位钓鱼的老人。老人须发斑白,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了。

奇怪的是他一边在钓鱼,一边嘴里不断地唠叨:“快上钩呀!快点上钩啊!愿意上钩的人快来上钩吧!”

再一看,老人钓鱼的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还是直的,不是弯的,上面也没有如何的钓饵。文王看了很纳闷,就过去和老人攀谈起来。

这老人姓姜名尚,又名子牙,是远古时代炎帝的后代。他曾在商朝的首都,即朝歌中宰过牛,他在黄河边上的孟津,卖过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