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故事的持续1554(1 / 2)

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然而陵前“时有奉祀”。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沿革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67—983年),朝廷将事官虑,炎帝陵地僻路险,舟车不便。奏请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宋太宗诏许,即移鹿原陂炎帝庙于茶陵县城南五里处。

此后凡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鹿原陂炎帝庙几近湮没。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没有炎帝庙,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点不伦不类。

于是奏请朝廷,废陵前唐兴寺而重建炎帝庙。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军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

此后,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属酃县境地,隶属衡州府管辖。至淳八年(公元1248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陈奏请朝廷为炎帝陵禁樵牧。设守陵户,并对炎帝祠庙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葺。

宋代以后,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而未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

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较大规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诏命遍修历代帝王陵寝,由此炎帝陵庙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葺。

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酃县知县易宗周主持。这次重修是在原庙旧址上,拓宽兴建,基本上改变了旧庙原貌。

第三次是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酃县县令派人于路旁募款,发起重修。新庙规模虽因循旧制,但庙貌大为改观。

清代对炎帝陵庙的修葺,有据可查的约有9次。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南明将领盖遇时部进驻炎陵,屯兵庙侧,炎帝陵庙惨遭破坏。

后来,当地官民士绅及时进行了补葺。但由于战争频仍,资金缺乏,修葺未能完善。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清圣祖玄烨遣太仆寺少卿王绅,前来炎帝陵告灾致祭。

王见陵庙栋宇损坏严重,入告于朝。奏请修葺,圣祖准奏。由酃县知县龚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复前代规模。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知县张浚奉文动用国帑,按清王朝公布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格式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

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整座陵殿为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复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知县俞昌会主持,当地士绅百姓募资捐款所进行的一次重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