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升迁(1 / 2)

董杨看着大发雷霆的董太后,在一旁默然无语,董太后这拉拢的意图,未免太过明显了,那河间王刘陔,还有河间国相良就等人,敢答应才叫见鬼了。

至于今天董太后的举动,意图为了什么,董杨也能想得到,这一路颠簸,又差点被何进的人杀死,董太后要没有畏惧之心,没自保之心,这么多年就白活了。

她是想要拉拢河间这边,以做援手,现在董太后身边,除了董杨之外,几无可用之人,要是能拉拢到河间国这边,那她实力也能增加几分,不至于成为孤家寡人。

甚至于,若是何进未能像董杨所言,从大将军的位置上栽下来,那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她董太后说不得,也能玩一把矫诏,“拿出”一份不知道什么时候弄出来得,汉灵帝的遗诏来,扬言先帝是让刘协登基,号召天下宗室跟诸侯还有州牧,共同进京勤王除贼!

但对于董太后的拉拢之意,河间国这边,是如避蛇蝎,都不想跟何进为敌,参与到雒阳的权势之争中,让董太后是又气又怒。

看着怒气不消得董太后,董杨也只得说道,“太皇太后息怒,刘陔等人目光短浅,怎知太后为国谋事之心,待到董太后回京之时,就是他们后悔之时!”

听到董杨的话,让董太后脸色缓和了几分。

董杨这是告诉董太后,现在再骂也没用,等到她返回了雒阳,那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报仇就怎么报仇,撤了刘陔的封地,也不是什么难事!

河间国府衙内,国相良就坐在主位之上,郡丞、主簿、都尉等良就心腹之人,都坐在下面。

叹息一声,良就开口道,“我河间,怕以后,再无宁日了!”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董太后跟何进兄妹斗法,良就等人,是万万不敢参与的,也不想卷进风波。

他们现在两难,要是投靠董太后,可现在何进掌权,那个屠户可不是良善之人,没法向董太后下手,还治不了他们几个人么,真以为何大将军,还比不过以前破家得那些宦官?!

可要是站队何进,董太后他们也无可奈何,何进兄妹想杀董太后,都偷偷摸摸的,良就他们敢?!

更何况,在大汉帝国地方当官吏,城头变幻大王旗得事情,见得太多了,今日何进掌权,安知,明日掌控雒阳朝廷的,不会轮到董家,或者其他人?

随意站队,那雒阳朝廷一变动,那他们这些地方官吏,就等着被秋后算账吧,这种事发生过太多次了。

良就的主簿这时候说道,“国相,河间王那边,恐怕还需多加注意,万不可让河间王误入歧途,以至于酿成大祸!”

良就闻言,连连点头,虽说他这个河间国相,是朝廷任命的,跟河间王刘陔无关,可刘陔搞事情,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要是刘陔真像陈王刘宠那样搞事情,不论良就,是不是参与,雒阳朝廷那边,肯定是将他当做和陈王国相骆俊一样对待的,认为他就是跟刘陔一起搞事情!

“良国相,还有一事,那董杨救驾之功,要如何封赏?!”河间郡丞向着良就问道。

良就听到这话,头就更大了,雒阳那边传来消息,让国相府这边,对董杨自行进行封赏。

救驾太后,本是大功一件,更何况大汉帝国的外戚,向来都是升迁极快,当然,那是得势的外戚,像董家这种已经失势的外戚,肯定不在其中。

如果这次封赏,给董杨升迁太快,肯定让何氏不满,可要是压制董杨,董太后闹起来,良就这边照样吃不消,现在他这个河间国相,就是两头受气,偏偏又都得罪不起。

“不如,将那董杨升为郡司马,他本是乐成县尉,升为郡司马,正是理所应当!”

掌管一郡官吏选拔的书佐,这时候向良就禀报道,从县尉到郡司马,刚好秩俸升了一级,从法理上挑不出毛病。

郡国的官吏,要比起县府要多不少,可官吏职位再多,那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是关键的郡丞、郡都尉、主簿、督邮等位置,都是郡中显贵职位,哪里有人愿意让出。

郡司马,掌郡中兵马,可征讨郡中贼乱和不臣之人,但这位置,却非大汉常设官职,带着几分临时工的性质,看起来从县尉升为郡司马,俸禄和官职都升了,但这郡司马得官职,却也可以随时撤掉!

良就沉想片刻,一拍桌案,“就依你之言,但,此事需先禀报董太后!”

良就还是两头都不想得罪人,怕给董杨得知封赏,让董太后不满意,先汇报给董太后定夺。

“阿翁!”

“贺县令”

“邢县丞!”

董杨回到董家时,此刻董家一片忙碌,正准备着晚上的筵席,救驾董太后回河间大功一件,自然是要举行庆功宴的。

县府衙那边,也过来不少吏员,来向董府恭贺,县府衙中,对于大汉朝廷之中,并不知情,不知董太后迁回河间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董太后可能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大的贵人了。

跟贺县令寒暄了数句,董杨拉住邢松,“邢县丞,待会你我,要好好喝上几盏酒水才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