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祸起萧墙31(1 / 2)

“大将军,四方豪杰猛士已到雒阳,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将宦官之祸彻底铲除,大将军这时候犹豫不决,是想要等窦武之祸吗?”

一见到何进,袁绍就直接搬出了何进的前任大将军窦武,窦武当初跟何进现在的处境,几乎完全一样,都是身为大将军,士族党人甘为其犬马,但窦武最终,因没听信太傅陈蕃的劝谏,而被宦官反杀了。

何进听到这话,却有些不在意,“如今铲除阉党宦官之军,都已经快到雒阳,禁宫宦官不过是瓮中之鳖,何惧之有?!”

雒阳城外,都是何进召来的兵马,雒阳城内还有他掌握的北军,朝廷众人、士族都支持他,何进对于宦官感觉,已经是必胜。

“莫非又是太后和车骑将军所阻?!”

袁绍看着何进,后者脸上,露出些许尴尬的神色,到了现在,雒阳局势,已经近乎明牌了,谁支持宦官,谁支持士族,已经是摆在桌面上的东西。

还支持宦官的,也就是剩下何太后、车骑将军何苗,还有那些由宦官提拔提前的官吏了,还有就是何进那位名义上是他母亲,但跟何进没有任何血脉关系的舞阳君了。

“大将军,”袁绍突然幽幽说道,“车骑将军跟何太后,一再阻拦大将军诛杀宦官,置天下汹汹舆论于不顾,真是为了大汉朝廷,还是另有心思?!”

“袁本初,你这是何意,想挑起吾家事,欲要我何家祸起萧墙,兄弟阋于墙?”

何进怒而起身,目光死死盯着袁绍,手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上,袁绍那话,挑拨离间的味道,简直不要太明显了。

何进、何苗、何太后,虽同为何家人,但何进跟何苗却没有丝毫血脉关系,而何进跟何太后则是同父异母,舞阳君属于何进后妈,何家兄妹几人,何苗、何太后和舞阳君关系密切,至于何进,相比较起来,则有些属于何家内的“外人”了。

猜疑的种子,一旦种下,那就抹灭不掉,何太后、何苗、舞阳君屡次三番,不让何进杀宦官,何进怎么能一点不起疑心,今天只是袁绍把话捅破了而已。

袁绍的意思很明确,何太后不让何进杀宦官,就是不想让何进独掌朝纲,而留着宦官,就有机会借宦官之手,杀了何进这个何家的“外人”,让何苗这个何家“自己人”当大将军,到时候何苗在外掌朝廷,何太后掌管禁宫,再没有猜忌,这天下就真正是何家的了!

“我袁本初一片公心,天地可鉴,今为大将军帐下之人,只为大将军安危着想,其余绝不在乎!”

看着袁绍一副,哪怕何进杀了他,他也要为了何进,将一切说出来的神情,何进也不由一叹。

“我非怪本初也!”

又来回走了几步,何进终于下定决心,“本初,我命你为司隶校尉,持假节,可专命击断,宦官但有异动,尽可杀之!”

司隶校尉,是雒阳七郡的刺史,上监朝堂百官,下监司隶七郡,关键是假节,有了这个,袁绍就能调动郡阳兵马了,谁敢不从,袁绍就能直接砍了他,事后再向何进禀报,专命击断,就是袁绍感觉不对劲,就能直接开始动手了!

出了大将军府,袁绍回头看了一眼何进府邸,随后又带领人马离去,在袁绍离开之后,刚消停了半天的董卓、丁原、桥瑁、王匡等人,又在雒阳城外闹腾起来,叫嚷着再不杀宦官,这些外军就要开始攻城了,而在城中,诛杀宦官得声音,也已经越来越大。

雒阳那边剑拔弩张,董杨则带着兵马,开始返回河间乐成,早就接到消息的河间国相良就,带着国相府一众官吏,还有河间士族、豪右、富商等,出城十里相迎,不论再怎么说,剿灭盘踞河间的贼寇,对于河间上下来说,都是大功一件。

“骆公今日,竟然还亲自出城相迎,董司马若知晓,必定欣喜异常!”

良就向着代表河间郡士族而来的骆舟说道,能被士族认可,那这次董杨剿灭贼寇的功劳,恐怕要被吹捧一番了。

骆舟这次来,可是准备了一大堆的犒赏之物,牛都宰了数头,其余鸡、羊、豚等肉更是无数,还有酒水,以及士族和河间豪右们一起凑到的五十万钱,作为此次对董杨剿灭贼寇的感激之礼。

说话间,却有数骑向着这边疾驰而来,引得这边的护卫,都是一片紧张。

这些骑兵身上的皮甲,都有些破损,身上也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马匹因为连续作战并不肥硕,但当这三五骑冲起来时,却给在场中人剽悍之感,起码河间的郡骑兵对上这几人,不论是良就还是那些士族、豪右等人,都没人感觉,河间郡骑兵会是他们的对手,两边没有交手,但他们就是有这种感觉。

“我乃河间国都尉,还不速速下马!”

相隔数百米,这几骑充当斥候的骑兵停了下来,河间国都尉上前,向着几名骑兵大声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