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 平等 vs 公正(2 / 2)

  周一上班,施谨上楼找周健,问他要韦霖入职前的背调资料。

  当初这个职位是韦霖直投的,整个招聘和入职流程周健从头跟到尾,背调也是他亲自做的。一般背调无异常的情况下,人事会标准化地通知业务招聘负责人,很少见哪个业务主管会专门来要详细的背调资料,尤其是候选人都已经入职两个月了。

  但需求方是施谨,周健只能配合,从文件夹里翻出背调表格,“你为什么突然要这个?韦霖有什么问题吗?”

  施谨说:“没有问题。我想了解一下她之前老板的评价,做个参考,方便更好地带她。”

  纸张从周健桌上的HR专用打印机里缓缓滑出。两份背调,一份是韦霖前公司的HR,一份是韦霖在前公司最后一个岗位的直接上级。施谨先看HR那份,看完之后看直接上级那份。

  周健在旁说:“背调结果只是再一次证明了韦霖是标准的五好人才,六边形全能战士。”再说了,这种公对公的背调,只要候选人没什么原则性问题,只要候选人的直接上级和她没什么深仇大恨,一般都会给出正向反馈,以维持体面的前雇主雇员关系。韦霖的前老板也一样,在周健问的十来个问题上给出了整齐划一的高分。

  施谨却从一堆五分中找出唯一一个四分,她用手指点着四分对应的“Collaboration”,问:“这个,对方有提供实际例子作为依据吗?”

  周健笑,“Vivian,这是四分,不是两分三分。”

  当时在电话中,韦霖的前老板讲话快得像在赶时间,只有在周健问到“Collaboration”这一项时少许思考了几秒,然后给了一个四分。按周健的经验来看,这太正常不过了,对方如果全给五分多少会显得敷衍,总要挑一个给出不同的分数来证明每个反馈都经过了思考。

  周健有他的道理,施谨不再追问。她提出需求:“我要给韦霖做一次360度反馈评估。”

  周健问:“目的是什么?”韦霖试用期还没过,施谨完全可以等到试用期评估时一起做。

  施谨说:“为了修正我作为leader的无意识偏见。”

  业务理由并不十足充分,这是额外的工作量,周健可以拒绝配合,但提要求的人是施谨,周健还是答应了。

  应施谨的要求,韦霖的360度评估问卷发给了她本人、她的直接上级、平级以及交叉部门中与她有过合作的同事。除了收回问卷并对各方反馈分析汇总外,施谨还要求周健协助安排她和关键员工做一对一的反馈访谈。

  本部门内,戴培敏、梁杰和杨文天对韦霖的评价一致地高,一如其它交叉部门和韦霖打过交道的每个团队主管。而落到韦霖的平级和比她初级的员工,反馈则各有不同。

  刘辛辰是施谨约谈的倒数第二个人。<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行烟烟&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