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检校,吕氏温柔(1 / 2)

用完饭,朱元璋和朱标便离开坤宁宫直奔谨身殿而去。

在朱雄英记忆里,老爷子和老爹是什么时候这么忙碌了?连午睡的时间都没有?

哦,对了,是在胡惟庸倒了以后。

曾记得,胡惟庸还做中丞莫时候,老爷子和老爹基本每天都轻松的很吧?哪里像现在恨不得每天都泡在谨身殿…

唉,得到一样东西往往会失去另一样。

不记得是谁说的了,你所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早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在如今的朱雄英看来,过度的皇权集中对于后世的隐患太大了。

碰到勤勉的帝王还好,如果上位的是个懈怠的呢?不是每个人都有老爷子那样的经历的。

唔…对了,四叔是怎么做来着?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朱元璋正背着手走在一条甬道里,朱标则跟在他后头没有出声。

“检校那里给咱传了消息,钟山那里五月初二的时候地陷了,雄英的墓室破开了个大洞。”

“他们拉着绳下去,发现下面是条地下暗河。看流向,应该是通向了江宁那边。”

“儿臣知道了…”

“不过父皇,这件事让检校去查去不是有些?如果朝中那些大臣知道了,恐怕又有什么事端了。”

“呵,那些狗娘养的敢给咱扎刺试试?一个个人模狗样的,背地里一肚子男盗女娼,就他娘的没一个好鸟!”

朱元璋冷哼一声,心里怒火渐升,不由加快了步伐。

检校,是在朱元璋起兵时期建立的特务系统。这也是他能从群雄四起的乱世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依靠。

这个部门的职责很多,但是却无任何权力。当然也是由于朱元璋限制的原因,只让他们负责伺察和揭露他人的阴谋,做自己的耳朵。

等开国后,为了安抚这些跟随的勋贵,他曾下旨解散了检校。只有他和朱标知道,不过是隐藏到了地下而已。而且重新下了旨给他们,由战时的情报工作,转为监察大明上下的一举一动。

对于这个部门,老朱是投入了非常大的心血,因为检校的来源非常复杂,多是社会闲散人员。当然,现在也有安插在朝堂的文武官员,甚至还有和尚与道士。也许,某一天向你讨吃食的乞丐,真实身份就是检校!

当然,又因为老朱的保密,所以他们之间并不清楚对方是谁。也正因为谁也不知道身边到底谁是检校。所以每个人都面临着随时被监控、被揭发的风险,人人自危,这也保证了他们的忠诚!

如今到了现在,说实话,哪怕朱元璋自己都不知道检校到底有多少人了…甚至哪怕见了面,他都不可能认的出来。

如今在整个大明,锦衣卫成了明面上的靶子汇聚了很多大臣勋贵的眼睛,却全然不知,私底下指不定有多少双眼睛在悄悄的盯着他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