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的神通步修行(2 / 2)

第三重:阴阳颠倒

第四重:阴阳无量

依修为四层功法,随后翻页,修行心法出现在面前:

鬼卷:第一重:信苦境尘世之苦执念之信,源于尘世之苦,生于执念之深。鬼神之信,亦如此也。其信深重,执念不散,纠葛于尘世之中,难以解脱。然鬼神之信,亦有其存身之处,存于形体之中……幽冥大法,阎君之威,心念所致可得果位!

练功之时:月光之下,身躯呈银狼拜月之势,气沉丹田,意念存于百会穴,然后随着月华升降之意,游走身躯一周复聚月精而后膻中穴是为月华功法之一周。行功待神魂有饱胀之感宜收功,功毕神念默诵心境之苦,自然收功。

灵魂出窍之秘法:“口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坐役鬼神,呼召风雨。显法不真,真法不显。万化俱通,道本无名,寒潭秋月夜碧涧水无痕”

大喝叱言:幽冥借法,出窍,出!

而后神魂从形体飘出,飘忽于夜色之中,月圆之夜月华有增功之效,八百里为限,中元夜为最。

收功之时,口诵法决:幽冥借法,归窍,收!则魂归肉体。

出魂千里,每夜可行数千里,八千里为限,须返回,否则,次日日出之时没有归于肉体,则形神归于虚妄。

鬼者,势弱,畏光;属阴,阴生万物,而万物嗜阳,是以阴阳相济长生可期,故阴者有万物起源之引的说法。鬼者,诡也,不可察,不可触,然亦有机缘,故鬼者祸福相依!

修行要求:须有灵根为引,灵气为助,方可循序渐进成就神道!

修行鬼卷功法:有溯源万法起源之念头,视机缘而定成功率,有吉福灾厄趋势之神妙。

张远至此阅读完太平玄术-鬼卷-第一重心法-信苦之境全篇,随之修炼功法印在脑海,念头回归现实

张远看下时间,过去的有一刻钟,从学太平鬼卷之过往历史介绍和神秘功法,感觉过去了好久,实际上用去的时间并不长。

等待的时间过得很慢,张远于心中熟记功法,等待夜晚月亮的出现,等待着自己的修行的第一步;

晚上子时,农历二月十五的月亮是美丽的,圆润中透着几分清冷,当皎洁的月光洒满张家大院,也给这了这身后百丈柱山披上了一片清辉;

跃跃欲试的心情却是一种饥渴难耐的一种兴奋,一股有武入道的渴望跃然于心。

沿着笔直的上山小道,身材腾挪跌跳般一路小跑,冲上山顶。通往柱山山顶那片练武场所——柱山山顶练武场,张家立家时候的演武场所,祖辈4代不断修缮,终于在这全是山石的山顶平整了一块5亩见方的练武之所。

来到练武场所中间,张远脱去外套,露出一个习武之人常备的短衣襟打扮,下身瓦蓝色的裤子,脚蹬踢死牛的大袜靴,一身略显青涩皮肤,肌肉饱满但不夸张,可居健康康健之列,得益于主人平时的锻炼;

张远平身静气,伫立片刻后,

突然全身下蹲,双手伏地,头颅前倾,目视月光,呈银狼拜月之势,气沉丹田,意念存于百会穴,然后随着月华升降之意,意念自然游走,月光如探照灯一样,刷的一下凝聚于张远身外,远远望去,全身起伏不定,自有有升腾之气;

张远也感受到临身的丝丝月之光华,洒向头顶,居于百汇,游走于身躯,忽感四肢呈一阵冰凉的感觉,随后浑身转为阵阵凉意,片刻身体适应后全身感到温润之感,灵魂感到全身像洗涤一样,持续了一会身上逐渐产生了丝丝气感从脚掌处冒出,沿着双腿直达膻中穴,而后来与头顶而下的月华之感也汇聚于;周而复始形成了循环,此刻张远的灵魂有一种水乳交融的感觉,灵魂有一丝丝的犹如蚕吃桑叶在吃饱壮大的感觉;

此刻的柱山之巅空旷之际,越往半夜的月色仿佛壮大几分,渺渺月华从天而下,洒在这方寸之中,朦胧中偏向张远,身材随呼吸漂浮不定;

月华静静的照在柱山上,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感到神魂有肿胀之感,随即默念口诀“信苦之境”收功,张远慢慢增开眼睛,之见神韵之中多了几分神采,有一份兴奋之意,看来颇有收获!

仰头看向月光,感到这片静谧的夜空是那么美好,愿得妙法慰终生!

月照高空夜已深,武生意气满乾坤。世间万物皆有道,治世苍生志萌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