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格局打开82(2 / 2)

原则只有一个,尽可能的延长电影院的租期,甚至某些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城市可以直接把商铺买下来。”

林淑雯看到容木的话有些惊讶,她想了想回复道:“容木,你这么看好院线?”

这次容木没有打字了,而是直接打来了电话。

林淑雯接起电话后,容木开门见山的说道:“雯雯,我不是看好院线,我是看好华夏的电影市场,这几年华夏的电影市场越来越庞大了。

我查过相关数据,2008年华夏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2010年起,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百亿元,201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高达217亿元,到了2014年增长到440亿元,现在华夏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了。

而银幕数从2008年到2014年每年的增长率均超过20%,发展迅速。

而且我估计这样的发展速度还会持续个几年,然后银幕增长率才会逐步放缓。

当然了,就算银幕数的增涨放缓,但票房收入应该不会下跌,而是会持续上涨。

我觉得除非是遭遇什么天灾人祸,不然华夏的电影市场会持续不断的壮大下去。

这时候投资院线毫无疑问是一个好买卖,再过几年当银幕数增长过快,单银幕产出就会下降,会降低利润率。

那时候新生的影院就需要靠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模式才能带来创新性的增长,所以这时候入场是最好的。”

“容木,听你这意思,你也有做院线的意思?”林淑雯问道。

“有过这个想法,不过我太忙了,腾不出手来就放弃了。”

“放弃了?你会放弃是因为院线的收益不高吗?”林淑雯试探着问道。

“也不是,我给你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吧!某个商人进山买猴子,100元一只,村民抓几只卖,赚了钱。

商人提价到200元,全村人都去抓

猴,不管抓了多少猴子,商人全收。

后来,猴子很难抓到了,商人提价到500,但这时候山里面已经没猴子了。

这时候,商人雇了一批人,潜回村子,300元一只卖猴子,村民家家抢购,然后等着商人来。

而商人把猴子全都出手以后,就再也没来过村子了。”

林淑雯沉思片刻后明白了容木的意思:“容木,你的意思是整个电影市场就是商人,投资电影院的就是村民,院线是猴子?”

“对,而且只有大城市的电影院才会经久不衰,因为大城市的常住人口能维持电影院的运转,就算是没什么好电影上线的淡季也不至于硬亏损,多少是一些收入的。

先入场的人,能在大城市的好地段开电影院,后入场的,就只能去三线四线甚至是一些小的县城里开电影院了。

虽说小城市的房租便宜,但相较于收入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现在入场时机不是最好的,但也不差,放手去干吧!”

“那什么时候入场时机最好?”林淑雯好奇的问道。

“2013年入场那肯定是最好的,那时是第一批100块钱卖了猴子的村民,属于是稳赚不赔。

现在入场就是200块钱卖了猴子的村民,但猴子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好抓了。

再过几年银幕数量增涨跌破20%的时候入场,那就是300块钱往回买猴子了,能不能赚要看商人回不回来了。

如果商人放出了风,却不回来,那就只有血本无归一条路。”

听到这儿,林淑雯茅塞顿开,再没有什么疑惑了。

“谢谢你容木。”

“谢什么,都是给公司赚钱嘛!还有事吗?没事我挂了!”

“没事了,你忙。”

容木“嗯”了一声就挂断了电话。

“木头他还是这么喜欢猴子。”洛明笑着说道。

“什么意思?”

“以前木头就特别喜欢拿猴子举例子,还喜欢看西游记,龙珠这类猴子当主角的作品。

说起西游记来,雯雯你知道为什么孙悟空被五指山压了500年出来人缘还是那么好吗?”洛明带着几分坏笑的问道。

“神仙被打怕了?”

“怎么可能!被打怕了,不应该见了孙悟空赶紧跑吗?”

“那是为什么?”

“按容木的解读,首先是地府一堆烂账因为猴子大闹了一次都可以赖在孙悟空身上了孙悟空什么也没说,这可是大恩人能不跟他关系好吗?

其次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喝大了,去太上老君那里偷吃仙丹说实在的一个什么都不了解的猴子能偷吃多少仙丹啊?大头还不是被老君自己没下了。

这也是后来孙悟空找老君要仙丹,老君直接给的原因,孙悟空帮了他这么大的忙,要几颗仙丹怎么了嘛!

再次,猴子看蟠桃园看了多久,怎么1万多棵树都没桃子了?这些没被猴子吃掉,却消失了,桃子到了谁手里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猴子大闹天空打坏了多少东西,那不都是上下两片嘴,随便神仙们说嘛!

猴子身上起背了这么多烂账被压了500年,还一句话都没说,什么齐天大圣,这分明是平账大圣!”

林淑雯闻言翻了个白眼,一时间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最后只能蹦出一句:“这解读还真是符合容木的风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