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吴宁龙灯22(1 / 2)

每年正月初八至元宵节这段时间,迎龙灯是吴宁城最热闹的活动之一。

迎龙灯规矩甚多,从催灯到接灯、迎灯、挂山到敞灯,有一套极为严格的程序。

《吴宁风俗志》中记载:龙灯出迎,各地多为三夜,具体日期各村交叉开,以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此三夜为重。十四(也有十三)傍晚,青壮擎龙头游村,锣鼓唢呐伴奏,意谓“催灯”。各桥灯户扛灯出户,于场院和龙头相接,排成一列,称为“接灯”。迎灯头夜,龙灯不出村,谓之“头夜利村里”。

过了头夜,龙灯要出村迎赛。南乡风俗:龙头竹偷自何村,次夜就到该村迎灯,以致谢忱,谓之“谢娘家”。各地龙灯进村,主村龙灯若未出村,须到村口迎接,谓“接客”。各村还盛行到城隍庙“朝灯”,各村龙灯按顺序进出,祈求来年平安。

出村迎灯时,几列龙灯相遇,需要赛灯:龙头赛高或灯列赛阵。主要阵式包括铁索箍、肚里滚、青蛇溜、麦饼挑、荷花旋、剪刀股、双开门、绕房柱,等等。

因为正月十五民间多吃麦角,故又称龙灯赛阵为“荞麦角”。十六夜,龙灯出迎野外,挂山岗,转田埂,绕溪流、圈池塘,以此驱逐瘟神,风调雨顺,熟熟丰稔。

一直迎到四更,龙灯回灯,于开阔处狂奔乱舞、拼力拉扯,称为“冲灯”“抽灯”,以拉龙头落地为吉利,即以“及地”讨“及第”之彩。

因此俗常伤及迎灯者,故慢慢减少至不再冲灯与抽灯。冲灯完毕后就散灯。桥灯散尽,撕去龙头上装饰。拆掉龙骨竹篾,将棉纸竹篾点火焚烧。俗称“敞灯”“送龙上天”。

有的村落无此俗,而以保持龙头与龙灯完好无损为大吉。迎毕要把龙头藏于厅堂内。龙头上的彩灯送于村中新婚夫妇,谓之“送灯”,祝福他们早生贵子。

迎龙灯,如果遇上当年有闰月,就要多迎一两夜,称为“迎闰月灯”;若遇到甲子年,则谓甲子重开,非常难得,则要多迎数夜,称作“迎甲子灯”。迎龙灯是正月里吴宁城里最盛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荒古大陆的一种习俗。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一般于农历正月初八起灯,元宵过后散灯。

吴宁城方言“灯”与“丁”同音,旧时迎灯,要求每家每户出壮丁一人,随带板凳一条,灯笼一个,将各家的板凳连接起来,按上灯笼,加上龙头龙尾,就成一条长长的板凳龙,专名“桥灯”。桥灯通常有数百桥,多者可达千余桥,绵延四五里,蔚为壮观。龙灯越长,越说明村庄人丁兴旺,来观看的四邻村民也就越多。

上元节这天晚上,小姑娘们在森玉堂内匆匆吃过元宵,经过精心打扮,披上袄衣,在徐曦楉的带领下,一路询问路人哪里有看龙灯的地方,最后来到了水画城的天明广场。

广场边上围满了人,在广场上等着观看龙灯的,大都是一些吃完饭的老幼,青壮们大都参加了抬龙灯,水画城内一般三个村舞一条板龙,一路鼓乐,店家、各单位则鸣炮迎接,有些大点富余的店家或者大户人家会给他们红包,远近百姓也都纷纷会前往观看。

只见广场入口处两个中年男子拿着准备好的“铳”,静等着龙珠与龙灯到达之后放“铳”,不一会儿,“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的铜钹声从道路的尽头传来,阵阵的响起,两个中年男子娴熟地往火筒口子里塞了火药,然后点燃引子。

“轰隆”声音响起,广场上的人立即欢呼起来,朝着入口处观看,知道是龙灯要要到了。

只见前面龙珠为引,后面一条巨龙紧随龙珠其后,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

外校棉纸,描以彩色龙磷、云彩。腮挑龙须,嘴衔龙珠,四支擎有各种彩灯,背上插旌旗数面,上悬“天灯“,下挂“地灯“,制作极为精细。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

灯桥下托木板,每板长七尺半,阔半尺有余,板两头各有一孔,间距两尺多,用以接灯。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数百青壮高举龙灯,高声吆喝同举同放同行。旁观者中不乏有人高喊,来一个“钦索箍“、“肚里滚“、“青蛇溜“、“麦饼挑“、“荷花旋“、“剪刀股“、“双开门“、“绕房柱“等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极为精彩、惊险的活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