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小护士55(1 / 2)

23年9月6号,星期三,农历七月二十一,阴,气温22~31度。

场景一

雄风大道,学府路,江大医学院图书馆,晚上7点。

在金龙山峡谷练功练到下午5点,我就开车送田甜回到惠民小区了。我没有留在那里,她太累了,需要休息,我不想留下来打扰她。而且,我也计划好了,这段时间要好好学习《黄帝内经》。系统说了,没有三个以上的中级技能,是无法开启第4阶段的。

三项内功一时半会儿很难进步到中级水平。即便有很可能快速进步到中级水平,也只可能是《牛耕田》一种内功而已。因为《牛耕田》是负重训练,出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练。可即便如此,估计也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外功进步到中级水平也就《锤盾要诀》了。可这技能需要不停的战斗,挺累人的。只有中医进步是最快的。系统说了,我学了《黄帝外经》并一直拿它赚钱,再学《黄帝内经》,学到第20篇的时候,中医就到中级水平了。我一天学三篇,一个星期就学完了,轻松加愉快。

今晚从第7篇“阴阳别论”开始看:

肝心肺肾,春夏秋冬。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厥阴肝,足少阳胆。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

阳脉察人迎,阴脉察寸口。

太阳经发病,多为寒热症状,下身浮肿,手足软弱无力,腿肚酸痛。

少阳经发病,生发之气减少,易咳嗽,易泄泻。

阳明和厥阴发病,惊骇背痛,常嗳气,呵欠,称“风厥症”。

少阴发病,易胁腹发胀,心胸满闷,时常叹息。

太阴发病,半身不遂,“偏枯症”,或筋骨解驰,软弱无力,四肢不能举行。

邪气郁结于阳脉,四肢浮肿;邪气郁结于阴脉,大便出血。

邪气郁结于胃和大肠,“消渴病”;

邪气郁结于膀胱和小肠,大小便不通,“隔症”;

邪气郁结于脾和肺,水肿。

邪气郁结于厥阴和少阳,“喉痹病”。

钩脉,来时有力,去时力衰;毛脉,搏动无力,轻如羽毛;弦脉,鼓动有力而引急;石脉,有力而沉,浮取如绝;溜脉,阴阳之气来去和缓。

我的个人小结:

一,十二正经,前手后足,少阴心和肾;少阳三焦和胆;太阴肺和脾;太阳小肠和膀胱;厥阴心包和肝;阳明大肠和胃。

二,邪气郁结在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最终会导致“肠梗塞”和“膀胱结石”,其外在表现形式为手足无力,特别是会下身浮肿,小腿肚酸痛。

邪气郁结在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最终会导致“多痰症”和“胆结石,其外在表现形式在精力不足,容易咳嗽和拉肚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