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起(2)谈判22(2 / 2)

语毕,对面迟迟没有回音,再次如一摊死水般沉了下去。这一次,直接在沉默里中断了对话,导演直接关闭了通讯。

“长官,对方挂断了。”

听到通讯中断,林锋长叹一口气,几乎同时,樱立马追问了上来。

“林代表,汇报你的目的。”

“导演是个聪明人,对聪明人更适合用阳谋。当我承诺给他和另一个人安全的时候,是在逼他去选他最不愿意失去的人。就算他并不相信我的承诺,他也会在行动上开始对这位队员有所偏袒,毕竟如果哪天退无可退,或许只有这个人能跟他一起出来。

“但像他们这样由利益维系在一起的队伍,不患寡而患不均,最怕的就是一碗水端不平。一旦偏袒出现,再让这些队员看到导演账上多出来的赃款,自然会确信导演已被邀买,而自己只是他的弃子而已。到那时候不用等我们进去,他们内部就已经乱了。”

“导演自可以不上这个圈套。”樱说。

“这就是我所说的下一步,导演如果不中计,我就拿同样的条件去跟他下面队员接洽。不论他的队员答不答应,导演必然起疑心。而如果决策者怀疑你的忠心,你就只剩下了一条最明智的路可选。”

林峰盯着樱。

“叛变。”

“楚汉相争,黥布替项羽杀掉义帝背负天下骂名,本该跟项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可是因为两次对项羽护驾不利,让项羽有了猜疑,最终紧要关头判楚归汉与项羽反目成仇。

“同样刘邦称帝以后,功臣接连被灭族,燕王卢绾明明是刘邦的发小,同样是刘邦的心腹,为求自保起兵造反,也正是与刘邦之间产生了无法消除的猜疑。

“但凡被决策者怀疑,性命就已经交在了别人手上。在不确定决策者会做出什么事情之前,最优解只能是先下手为强,趁对方还没反应过来,解决掉决策者。只要裂缝一产生,瓦解便是必然。”

明明是在说大楼里的那帮劫匪,他可那种眼神,分明含沙射影地指代着一些两人心知肚明的事。

“导演能理解这个后果,也知道我们会这么做。所以作为他的最优选择,只能在队友叛变之前先背叛队友。这就是囚徒困境,在不确定队友会怎样选择的情况下,只有背叛才是唯一的选择。”

从林峰提出这个建议开始,就已经步入了从内部瓦解导演团队的计划。这是一个考验人性的计划,而人性,从来经不起考验。

“这件事先让子弹飞一会儿,还有一件事我们需要马上沟通一下。——货车的事。”林锋说。

时间并不容许他放松警惕。科研基地区绝大部分设施都是AI互联的全智能生产线,人工的工作主要在于授权,仅仅依靠研究大楼里几十个人就能完成每日数吨量级的义体制造。

而在通话前,货车已经运输着义体行驶上路,他们必须马上明确如何采取行动。

“货车上除了义体,确定没有其他东西或者人藏在上面?”

这个行为太像是想借机混入货车逃走,樱不得不确认一下。

“确定没有。不过义体属性有所区分,其中有36辆载有战术义体,分散到24个贫民区。另外12辆全是复健义体,没有作战功能。”

“有点意思。”

就在占领研究大楼的第二天早上,这伙劫匪就干了这么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无人驾驶货车的运输路段是提前布置好的,即使不连接网络也能轻易通过无人机或者物理入侵方式骇入数据。

不联网、车上没人,也代表着货车的终点无法在途中修改。更何况凭这群劫匪被关在研究大楼里,光是货车那个运输速度想阻止真是要多容易有多容易。

在发车出园区的一刹那,导演一行人就彻底失去了对货车的控制权,整个行为毫无意义。就算外面有大批的帮凶,跟会社和搜查队的战力相比,也顶多算是乌合之众。

“立刻安排作战部队拦截,回收全部义体!”

“等等,”林锋拦下樱,他盯着眼前的全息地图,仔细看着义体分派的各个终点,直接阻断了樱的指挥重新下令。“不要拦截,安排搜查队和会社成员提前到每个货车终点位置候着,货车到点配合着给大家发放复健义体,收回战术义体部分。同时无人机战术机甲就位,避免有武装力量强行抢夺战术义体。”

“是。”

林汐看了眼樱,樱没有说话,林汐随即退出了指挥部开始安排事务。看到林汐已走,樱的语气随即又变得冷漠和刻薄。

“林代表,你知道这50吨的义体会让会社损失多少吗?你有什么资格命令我的部下把这么大笔资产拱手让这些恐怖分子发给那些穷人?还是说你是想借会社的钱,为你的名望铺路?”

“樱专务,您误会了。”

林锋指了指右侧的一个投影屏,屏幕上国际新闻正实时报导着这场以导演为首的恐怖分子占领九龙科研基地的最近进展。

“国际媒体已经关注此事了,我们能得到货车的运输信息,媒体也能得到。您应该知道,复健义体跟外骨骼不一样,主要是用于残疾群体恢复生活。如果恐怖分子在为穷人发义体,而我们在穷人身上夺走义体,那么那群恐怖分子就会成为大家口中劫富济贫的罗宾汉,而会社会变成为富不仁的罪人。”

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事实上发放义体这件事,从行动开始,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只要让外界知道这群占领科研基地的不是坏人,而是心系平民百姓的大英雄。至于义体送不送得到需要的人手里,反而没有那么重要。

林锋继续说。

“会社一直是霍普城的土皇帝,不在乎普通人怎么看。这件事放在以前可以,但是现在生物科技在跟会社竞争国际上最大的军用订单,任何舆论都会成为敌人的武器。虽然不知道导演他们的目的,但从第一天的交手来看,对方总是多算一步,甚至故意引诱我们进攻。而这次发放义体,恐怕也是陷阱之一。

“我正在做的,便是借力打力。他们希望通过发放义体来为自己制造舆论优势,可惜他们缺少向外界发声的能力。只要让大家认为这是会社主动为贫民发放的义体,会社就会在这场舆论中获得国际支持和民众同情,而在我们对立面的他们,便只会是大家眼中的敌人。”

让导演一行人坐实“恐怖分子”而不是“正义使者”,是林锋此举的关键。

“所以你安排所有的点位都要由会社的员工为大家发放义体?”樱问。

“对,眼见为实。只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会社在发放义体,就算有一些风言风语,大家也会相信这只是一场会社的善举而已。同时也不排除他们想把战术义体发给其他势力配合暴乱的可能,因此也需要派人在这个环节中收回能作为武器的战术义体。”

樱点点头,不得不说,林锋这一安排,确实比她想得要周到。既然这笔资产必然要损失,那不如就损失这笔财产,换得群众的支持。可是,这一套思路的前提错了。

“你说得很对,可惜的是没有必要。舆论的爆发需要时间,一个话题可以在一两天内引起爆点,但真要这个情绪渲染出实际的行动,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持续升温。而我根本不需要给舆论留足发酵的时间。

“会社凭借恐惧支配着这个城市,而他们每多活一天都是在耗散人民心中对会社的恐惧,用最摧枯拉朽的进攻击溃他们依然最能彰显威严。他们确实比我想得要狡猾,不过我新调派的作战支援马上到位,就在这几天,我会把他们清理干净。到时候即使他们已经被传成了高举反抗大旗的英雄,大家也会明白更需要的是面对现实。

“没有带头的人,就激不起反抗的浪花。——死了的英雄,只是留给那些人的念想罢了。”

“但您还是允许我这样安排了。”林锋说。

这话一语中的,如果不是樱的默许,他的命令走不出这个指挥部。

“偶尔对底层人做些施舍,有利于稳固权力。在恐惧中夹杂必要的恩惠,也是会社建立权威的手段之一。”樱把头扭开,不愿在林锋眼里看到信任和感激,“何况我们还没查明这群恐怖分子的目的,在没确定他们是否与生物科技的阴谋有关之前,我不想再掉以轻心。”

占领研究大楼是一场悖论。

天底下只有听说抢银行的,还没听说过抢科研基地的。如果图财的话,为什么不去抢银行,实在不行抢造币厂也行,干嘛去抢这个只有研发制造义体的研究大楼?

要是说是一般的蠢贼笨贼也就算了,他们却有如此缜密的计划,如此周详的安排仅仅几人之力掌握偌大的研究大楼。那么,他们到底图什么?

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个谜。

“谢谢您的信任,至少今天不要进攻,我需要让猜疑在导演心里发酵一下。至于他们到底想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得问里面那个人了。”

樱随着林锋的视线看向侧面的铁门,铁门后那个精神抖擞的老者正被死死地锁在凳子上动弹不得,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平视着前方。林锋与老儒隔着铁门对视着,仿佛能透过这20公分的铁门相互看见。

“樱专务,会社擅长拷问。接下来的事,就麻烦您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