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养病(1 / 2)

最后就是老莫家最小的孩子,陈娇的小姨。

小姨的头脑很灵光,想事情也很快,可以算是所有兄弟姐妹中生活最顺心的一个。

小姨的童年要比前面的姐姐没顺遂很多,学业也没能坚持学下去。

可能是受到了三姨的影响,小姨在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谨慎了很多,没有进过媒人的介绍,多方打听确定,最后找到了小姨夫。

小姨夫是个孤儿,为了生存头脑很灵活,刚好和小姨一样,莫家的众人也很满意,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在一个良辰吉日成婚了。

俩人孕育了一个女儿,取名徐美美,没错孩子的名字还是莫姥姥给娶的,希望孩子长大漂漂亮亮的,美美长大之后也的确是个小美女。

小姨的夫妻生活很美满,小姨夫的一切都听小姨的安排,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两个人又都是头脑灵活的把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只是两个人又不是生活在外太空,和莫家的众人相处的久了也逐渐发现,小姨夫的心思很深。

在小姨夫不自觉的影响下,小姨和莫家的关系越来越不好,甚至和胞姐三姨断绝关系。

其实女人和男人对待家庭的态度是不同的。

女人成家以后,万事以小家为中心,逐渐远离娘家,和朋友。

陈娇这一辈的孩子也被影响,明明是相处最久,感情最好的小辈陈娇、莫康、徐美美三个人也渐行渐远。

因为两口子事情做得太绝,双方的联系逐渐减少。

后来,小姨在工地干活的时候被塔吊绑着的重物砸到,就这么离开了这个世界,小姨夫获得高额赔偿,带着美美离开去了大城市,再也没有了消息。

现在是2006年,陈娇一家刚刚搬到村里,大姨夫的仓库还在建设中,陈娇住了10多年的房子还没有盖起来。

宽阔的大院子只有一间完好的泥土房、没有盖顶库房、零零散散堆放的建筑材料以及杂草丛生的空地,陈娇一家就暂时住在这间泥土房里。

好在条件比较好的旱厕已经投入使用了。

2006年的莫家,三姨带着莫康已经在娘家常住了,小姨一家还没有疏远。

白天输的药里可能有安眠的成分,陈娇捋顺的状况后,逐渐睡去。

陈娇再次醒来是在一阵饭香中苏醒的。

病床边正在吃包子的陈树直发现了一直盯着自己不出声的陈娇。

“闺女,你醒了~~,感觉咋样了,还疼吗?头还晕吗?”

陈树直高兴的把吃剩的包子放在病床的床头柜上,连忙询问。

陈娇试着开口说话,发现嗓子已经没有那么疼了,才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爸.......”

“.....你还疼?”

陈树直看陈娇叫了一声爸之后就没动静了,迟疑着接话。

陈娇,陈娇正在收敛情绪。

“爸,我好多了,我饿了,有豆浆吗?我想喝了。”

“有,我特意买的,我放了两大勺糖呢,我给你拿啊。”

陈树直从一堆早点里翻出杯装豆浆,插上吸管递给陈娇。

陈娇吸了一口,好甜,陈娇不是很喜欢太甜的食物,不过豆浆嘛还是甜的好喝,后世,尝试过甜口的豆浆面只觉得这是什么不正经的食物。

陈树直看陈娇已经可以吃东西了,暗中悬着的心放松了,又翻翻那堆早餐拿出陈娇爱喝的豆腐脑。

“大闺女,豆腐脑吃不吃,我特意买的你爱吃的那家。”

陈娇停下喝豆浆的动作。

“爸,卖豆腐脑的那家我记得是早市才卖的吧,这个点早市已经散了吧?”

陈娇喜欢的豆腐脑是一户从山东那边来这里定居的。

大概搬家的时候已经用尽了家里的钱财,每天只是骑着自行车后座挂着木制保温桶走街串巷的叫卖。

有了一定积蓄后就在县里的早市售卖,早市散了以后才走街串巷的叫卖,后来就只在早市卖了,儿子继承后为了锻炼手艺才偶尔走街串巷的叫卖。

这家豆腐脑不像后世为了省掉成本,直接放麻酱调味,卤汤是现熬的,里面能吃到黄花菜、木耳等等配料,单放的小料虾皮、香菜、香葱、辣椒等等给的很足。

不需要麻酱在增添香味,陈娇在上大学时候在食堂,发现豆腐脑里还需要放麻酱都惊奇极了,吃起来不适应,后来也就逐渐习惯了,工作后换了很多家再也没找到这样的豆腐脑。

“卖豆腐脑的那家就住在村里,我早上在他家买的,大闺女,你现在不能吃辣,豆腐脑里我没放,你吃吃看还好不好吃。”

“爸,我喝完豆浆的,你怎么知道卖豆腐脑的住哪里的?”

“打听打听就知道了。”陈树直放下豆腐脑,走下继续吃包子。

“爸,这个豆浆你没被骂吧?”

“没有,但是挨了白眼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