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机遇(1 / 2)

三月二十一日,天色仍阴。

随着澹台云舒的不作为,沧澜国内文武两党之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朝臣站在风口浪尖,表达出对政敌的不满。

仇知命的父亲仇凛虽然无心卷入这些事中,但还是被宋仁琮和秦江联名参了一本拥兵自重的罪名。

当朝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联名奏折,澹台云舒就是想忽视也忽视不了,无奈之下,他在三月二十二的早朝,发布了将仇凛暂召回都的诏命。

值得一提的是,仇凛本该是要被革职查办的,好在有着高懿极力劝谏,才使他幸免于难。

三月二十三日,小雨淅淅。

仇凛收到诏命,便将军中大小事权交仇定北处理,而后带着仇讨北和数百亲骑返还秣陵城。

当天,沧澜各地已有不少职位不高的武官因些琐碎之事便锒铛入狱,军营中渐起不满声音。

三月二十五日,仍是小雨。

仇凛回都,得知消息的百姓们夹道欢迎这位昔日功臣。

他们从未忘记是谁为沧澜洗刷了多年来对战炎阳只败不胜的屈辱,毫无疑问,仇凛是他们心中的英雄。

然而民心向武,于国而言或是好事,可却不是士绅、商贾、文人以及名流愿意看到的。

原因无二,人民本身便是财富。

士绅和商贾花费重金打造出名士便是为了从那些追捧、讴歌着名流的民众身上获得更加巨大的回报。

只不过现在,当真正英雄出现的一霎,他们所有的投资和图谋是显得无比苍白无力。

而他们若想重新掌控人民这一财富,首当其冲便要想方设法打压武夫,然后才能重新控制民心。

如果说他们曾经蔑视本国武人是因为本国武人面对炎阳从无胜绩,是遭万众唾骂的国家耻辱。

那么现在他们厌恶、痛恨武人便只是因为利益。

“坦白来讲,就因为武平侯的存在,近几年来,我国武人在江湖市井中要更受大家欢迎。

然而这便导致除却许多名声响亮的顶级学府外,现在我国许多书院的学子少得可怜,而武馆呐,却是人丁兴旺......

而在如此环境之下,我国文武两党暴发冲突,依小生看来呀,是必然的。”

几乎满座的万和酒楼内,一位出身百晓阁的白衣少年路长青轻摇手中折扇,穿梭于人群之间,笑着为众人普及了关于仇凛的事迹和因其存在使得沧澜文武双方有了怎样的变化。

“哈哈,百晓阁的小子,恁们不是情报贩子吗?咋个抢了说书人的饭碗啊?”

大堂中央,一位看起来孔武有力的壮汉牛饮一坛烈酒后笑着对路长青问到。

“牛大哥说的不错,一般不都是说书人在各大旅店传颂本地风云人物和他们事迹吗?

咋的,你们百晓阁近来营生不好,所以抢人家饭碗?

在下寻思着不应该吧哈哈!”旋梯旁,爽朗侠客开玩笑似的说到,同时将几文钱稳稳丢在路长青身旁的空碗之中。

众人见状,纷纷喝彩,并有样学样的向路长青送上打赏,只不过有些人的技法实在差强人意,砸到了路长青还算英俊的面门,更有甚者,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正中其命门,不过好在力道不足,并未给予其尚未完全发育好的命根什么伤害。

此后,这些旅人和侠士便不再理会路长青,各自与好友分享起近期遭遇的事情......

而路长青呢,扯了扯纯白衣袖,在面带微笑地拾起洒落一地的铜板后,将它们送给了一位坐在角落的男子。

那男子看起来得有五十出头,身旁竖着一根拐杖,他并没有直接收下路长青的好意。

路长青见状,笑着对其说了些什么,男子才收下那些钱。

酒楼二层,座位距离旋梯较近的两位少年看着这一幕,颇有感触。

“瞅瞅人家,再瞅瞅你。”穿着黑金锦衣的少年似开玩笑的调侃身旁的白衣少年。

白衣少年瞥了他一眼,问道:“我?我怎么了?”

“百善孝为先,那个叫路长青的年纪轻轻就知道孝敬老爹,你小子倒好,仇叔叔难得回来一次,你不在身边侍奉着也就罢了,居然还躲到外头了。”

原来,这位身着黑金锦衣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被仇知命叫出来的高文昭。

“呵,真不知道你这脑子是灵光还是不灵光。”

仇知命轻笑一声,话里有话。

“什么意思?”

高文昭问到。

仇知命随即将目光扫向路长青和那位腿脚不便的中年男子,说道:

“他看起来与你我差不多大,并且出身百晓阁那种江湖名门,怎么可能会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跛夫的儿子?

再者,如果他真是他的儿子,那么他第一时间就不会面色生分且尴尬的拒绝他的好意,而该是欣慰与喜悦才对。

所以依我看来,那跛夫应当是真正的说书人,而路长青只是出于同情暂代对方更好的完成了任务。

而这便是我说你脑袋不灵光的原因。”

仇知命话至最后,将目光扫向了高文昭。

高文昭先看了眼路长青那边,路长青似乎是听到了仇知命与高文昭两人的谈话,同时将目光转向高文昭这边,面带笑意地点了点头。

“咳嗯,那灵光呢?”

高文昭轻咳一声,缓解了尴尬,然后继续询问自己脑袋灵光的又是为何。

仇知命淡淡说道:“你说的对,我就是躲着我爹才跑了出来。”

“还真是?”高文昭有些惊讶,下意识脱口而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