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礼仪课上45(1 / 2)

  “哈哈哈……”

  田夫子笑着摇摇头, “好了大家都坐回位置,我们要上课了!”

  沈林书:“起。”

  同学们:“田夫子好!”

  田夫子:“大家好,请坐。”

  “今日早课,我们来讲礼仪。我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 相传在殷周之际, 周公制礼作乐, 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 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 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

  同学们想必对这些基本学识已经了熟于心,夫子也就不多过赘述。这节课夫子主要给大家讲解礼仪的形为举止:华夏祖先用肢体动作传递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的语言,这些动作叫礼。传递下来的礼仪动作,承载着祖先传给后人的话语。

  这些礼仪动作,源自远古,源自人类没有语言的时代。是哑语,是人皆能懂的象形字,是代代承传的通俗语。礼仪动作有十,常规礼仪动作有二。携带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缺一不可、两相适宜的交往原则和做人原则。

  要注意的是一般但凡抱拳行礼,一定是右手握拳,左手抱在右手外,且不分男女。跪拜叩头之礼分为九拜,稽首最重,顿首次之。所谓大礼,不过跪拜九次,不复再多。

  陈墨语,你上来为大家示范一下。”

  陈墨语站起一揖,“是的夫子。”随即走到最前面转向同学。

  田夫子:“拱手礼,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日常相见礼,送别礼。”陈墨语依言行礼。

  田夫子:“揖礼,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陈墨语依言行礼。

  田夫子:“拜礼,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只行一个。常规大礼。” 陈墨语依言行礼。

  ……

  田夫子依次讲解了再拜礼、再拜额首礼、叩首礼、执手礼、交手礼、鞠躬礼、附手礼。陈墨语都一一演示。

  田夫子:“最后一个礼仪是夫妻举案齐眉之礼,在座的同学们不久以后都会用到。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案即为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形容夫妻间互相敬重。”田夫子看了一圈学生,好像只有大红袍一个女的,随即说道,

  “妲红袍,你上来与陈墨语演示一下举案齐眉之礼。”

  大红袍皱起眉头,颇为不爽地站起来,“夫子,学生是男人!”

  田夫子瞪她一眼,“只是让你上来演示,又没说你不是男人。”

  大红袍在同学们的窃笑声中撅着嘴走上台,拿起讲桌上的茶盘对着陈墨语。眼珠一转,将茶盘举起到眉毛处,腿微弯,故作嗲声道,

  “夫君~~~喝茶~~~”

  陈墨语很是受用,珉唇深笑,双手拿起盘子上的茶杯放至唇边啄了一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