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总之,今天中午你们就可以来我这里拿你们的毕业证书,解散!”安德鲁少校发出他在1810年军官科的最后一个命令。

顺利毕业的骑兵军官们总算是听到了他们最想听的话,一阵欢呼后就驾着马纷纷散去。

夏尔把帽子解下来挂在马鞍上,又解开了几颗纽扣,摇了摇头,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成了正式的陆军军官。

倒不是骑兵少尉是个多么了不起的职位,而是因为这个职位让他尘封在心底的前世回忆被唤醒。

没错,他是个穿越者,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在英国生活了十七年。从他能记事开始,前一生的回忆就在他的脑海里苏醒,不仅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消散反而越来越牢固。

本来还是一个二把刀的历史键侠,正开着几个群和人用群主的命极限键政,结果眼睛一闭一睁就完全变了个样。

1793年他出生在坎布里亚郡,父亲是一名退役的军士,经营着一个小牧场,母亲是兰开夏郡的一个农场主的女儿。

因为父母努力且能干,他的童年过得还算幸福,即便欧洲大陆打成了一锅粥,也没有让他受到波及。

直到他13岁那年,拿破仑在柏林发布大陆封锁令,从此欧洲大陆完全停止向英国供应廉价的小麦等粮食,让英国的粮食价格很快就飞涨到原来的一倍以上。

夏尔终于确信这一个人生发生的事情与记忆里一模一样。

眼下的英国已经从工业革命得到了足够强大的力量,滑铁卢战役将和特拉法尔加海战一起,证明英国具有控制一切国际争端的能力。可即便如此的强大也仍不能企及光芒万丈的维多利亚时代那种令人发狂的荣耀,那时的英国时而羞辱法国,时而痛击俄国,时而胁迫奥地利,时而将枪口指向德国——当然现在还没有德国,只有被欧陆战神拿破仑拆得七零八落的普鲁士。

不过,光荣属于国王,普通民众却是要吃饭的。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大英帝国的荣耀,却没能喂饱英国的人民。

就在30年后那个“饥饿的四十年代”,一千六百万英国人中有超过一百万人需要政府救济才能勉强让自己不会饿死,而救济他们的食物是每天三碗燕麦煮的稀粥,用狄更斯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饿死街头,穷人的另一个选择是慢慢饿死在济贫院里”。

另外还有一百万人每周的生活费只有10便士,约合不到0.05英镑,即便是黑面包也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奢侈食品,他们只能用最便宜的土豆和喂马的燕麦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与此同时,英国新生儿中5岁前夭折的超过了一半。数以十万计的8、9岁小孩需要在工厂中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并且他们的工资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至于矿井工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

“嗨,夏尔,这里!”这时一个满头金发的高个子朝夏尔大声喊着。

大声的呼喊打断了夏尔的思路,被布拉夫的声音从这噩梦般的未来中解脱的夏尔明显松了一口气,含混着答应了一声就掉转马头向着好友走去。

“你怎么了?看着有点不太对劲。”一个肩上扛着上尉军衔的年轻人转过头向夏尔问到。

这个有着棕色头发,灰色眼眸的年轻人即使和朋友说话也是一本正经的,突出的鼻子和宽阔的扁嘴唇让他看起来不是很有威严,但恪守所谓的贵族仪态的他似乎永远不会有失态的时候,就像他一直端正戴在头上的硬皮帽子以及扣得紧紧的纽扣。

他的名字是兰塞姆•卡文迪许,第五代德文郡公爵的侄儿,未来的第六代德文郡公爵的表兄弟,14岁入读伊顿公学,又顺理成章的入读牛津大学三一学院。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却是个货真价实的贵族子弟。

“没什么,只是想起一点事情走神了。”夏尔呼出一口气,然后说到,“那今天毕业了,你们打算今天回家么?”

“那么着急回去干什么?中午去我那,今天正好可以喝个尽兴。”身材高大的布拉夫•沃克显然没把军营禁止饮酒的禁令当一回事,因为英国军队虽然纪律严格,规定醉酒的人会被执行鞭刑,但是英国军队在对待普通士兵极其严格的同时,对待军官却非常宽松,很少有军官真的被执行这样的惩罚。

“我也不急着回家。”彼尔德•德赛耸了耸肩膀表示无所谓,他虽然和布拉夫•沃克一样有宅子在伦敦,但是说到回家就一定是回到萨福克郡的老家,虽然他崇拜他的爷爷,也尊重自己的父亲,但是跟性格强硬还喜欢控制后辈一切事情的他们相处实在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所以他也不着急回家。

“那就一起喝酒吧,”兰塞姆也说到,“等到这次分开,应该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再见面了。”

他的语气有些感慨:“我舅舅给我找了个驻外武官的位置,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是去哪个国家,但是最有可能的应该是奥地利、俄罗斯或者普鲁士和瑞典。虽说通过外交手段让这些欧洲国家鼓起勇气和我们一道反抗拿破仑的统治,也是为帝国作出贡献。但是我自己最想要去的地方还是西班牙,在正面战场击败法国人那才是一个英国军人最大的荣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