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168(2 / 2)

  大女儿被母亲打的浑身是伤,气不过,便在门后写下“娘是大坏蛋”。

  二女儿不爱读书,考了师专,半道退学回来,母亲斥令她去挖苹果窝,挖到想通为止。

  倔强的二女儿还真就挖了一亩地,最后被母亲拽着头发,让全村人看了笑话,死拉硬拽送去了学校。

  二女儿不情不愿回了学校,和同学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娘就是不喜欢我嫌我碍眼,所以撵我来学校。”

  三女儿从小懂事听话,认真读完高中考上了一所大学,公示那天她却没在宣传栏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后来才知道,她是录取线最后一名,她上学机会被市里教育局局长的孩子顶替了。

  三女儿回到家哭得几度昏厥,母亲不忍心,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爬了十几公里山路,转了几趟车,逢人便打听,最终辗转上百公里找到了教育局为三女儿讨说法,但能力有限,连教育局大门都没能进去。

  她知道女儿很想读书,在吃不起饭的年代四处借钱,给人磕头,拿出所有积蓄和借的钱,凑了八百块送三女儿去定向委培。

  三女儿觉得丢人,怨恨母亲为什么要给人磕头,毫无尊严。

  小儿子生来调皮,永远长不大似的,不好好读书四处惹事,那时母亲已经病得很重,或许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管教他,于是小儿子中专辍学后去了城里打工。

  那时城市户口香,母亲为了给四个孩子换成城市户口四处求人借钱找关系,如愿以偿时,她患了很严重的心肺症,心脏一天天衰竭,却还在忍着病痛折磨为子女们跑前跑后。

  最后四个孩子都离开了大山去了大城市,他们都过得很好,不用再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一辈子都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他们也是村子里唯一去到城市的孩子,在那个人人信奉“多生孩子多种地”的年代,只有母亲坚信:

  养娃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等他们终于理解了母亲当年对他们严苛不近人情时,母亲已经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温绛对外婆的印象不多,他只记得每次回老家,外婆都会拉着他的手一遍一遍重复着要好好读书,要去更远的地方。

  爱之深责之切,哪怕被孩子们腹诽诟病,她也坚持要送他们离开这贫困的深山。

  短短的故事,节目组有工作人员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情不自禁落下眼泪。

  观众们更是哽咽到无法发声。

  太好哭了1551。

  言恩安安静静听完整个故事,脑海中忽然蹦出妈妈那张不管怎么保养都年轻不再的脸。

  她忽然产生了一丝疑惑:

  开始认不出来,是因为她老了么?

  她好像不会教育孩子,只会赚钱,只为了让自己成为那个出生起便拥有一切的人。

  言恩忽然迷茫了,下意识询问温绛:“我该原谅他们么。”

  温绛耸耸肩:“原谅与否全凭你意,你只需要做出选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