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求仁得仁【3K求追读】61(2 / 2)

只是后来随着江汉在内地出道,以及唐仁在沪上扎根之后,江汉一家终于统一了想法,决定在沪上买房定居。

毕竟江家人的事业都在内地,江母自然也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香江。

不过即便如此,当江父买下这栋淮海中路1818弄的老洋房之后,江汉还是颇为惊讶。

因为二十年后,魔都最贵的房子既不是外滩、陆家嘴的滨江高层豪宅。

也不是西郊、东郊宾馆附近的别墅,而是老城区高达40万一平的老洋房。

可以说即便江汉现在躺平,江家的这处老洋房也会自动的日进斗金。

比如愚园路上的那栋严家花园,2009年被曾以2.8亿售出。

结果等到江汉穿越那会儿,严家花园的报价已经超过十个亿了。

并且即便如此,原主人依旧没有卖掉的意思。

当然了,江汉家的这栋老洋房自然不能和严家花园相提并论。

就像四九城里虽然有不少四合院,但也不是什么四合院都能和贝勒府相比一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沪上的老洋房其实和京城的四合院都差不多。

后世之所以能卖的那么贵,无非就是能闹中取静。

尤其在京城和沪上这样繁华的地方,仅凭这一点就足够卖大价钱了。

不过说实话,后来之所以能卖上天价,多少还沾了点历史的噱头。

比如江汉家的这栋老洋房,建于1923年。

当初由一个英商买下,准备成片开发为一个户型统一的花园住宅区。

只是后来因为局势动荡,最终只有六幢独立的西式花园住宅建成。

虽然比不蒋、宋、张等人的故居豪奢阔气,但也算是中等层次了。

独门独院的西式洋房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算是外面的院子和草坪,占地面积就不小了。

当然,像那种有历史典故,保存情况良好的的洋房,通常是被官方收了。

剩下除了那些年久失修,处于半荒废状态的老洋房之外,也就江家这种宅子在流通了。

不过说是流通,但实际上也并没有多少人买。

因为今年春节的时候,沪上官方才批准让这些老洋房上市,允许进行私人买卖。

可是即便如此,购买的人依旧不多。

毕竟老洋房保存下来的虽然不多,可眼下在沪上最起码也有四五千栋。

有不少都和京城的四合院一样,产权混乱,房屋破败。

江父也是挑选了很久,才看中了淮海中路上的这处老洋房。

虽然这家的原主人报价略高,但是鉴于这处老洋房保存的最为完好,江华风也就认了。

而原房东在拿到了212万的购房款之后,高兴的二话没说次日就搬了出来。

据说他们一家早就想着移民米国了,手续都办好了,就等着这笔卖房款了。

当听老爹说出这个消息时,江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唉~求仁得仁,也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

阳台上,看着四处好奇打量的蒋琴琴与周讯,江汉当即轻笑道:

“这边老洋房的建筑标准和国内不一样,用的欧洲各国自己的一套。”

“据说按照他们的习惯,阳台必须不小于所对应卧房面积的60%以上才算合格。”

“而且他们的内部层高一般都很高,比如我家这个主卧层高就是3米5,会客餐厅层高4米5,厕所层高3米8,厨房层高3米5,比目前的商品房确实要高不少。”

闻听此言,周讯当即恍然的点了点头。

“难怪,我说怎么看起来空荡荡的。”

见她这么一说,江汉当即忍不住失声一笑。

确实,以周讯这个娇小玲珑的体型,这样放大版的老洋房确实有点大的过分。

不过周讯的适应能力倒是挺强的,没过一会儿便在巨型阳台上逛来逛去。

时而看着周围的风景,时而坐在藤椅上试试感觉。

即便是性子娴静的蒋琴琴,此刻也颇有兴致的打量着屋内的陈设。

见此情形,江汉想了想当即忍不住劝道:

“如果你们也喜欢的话,最好还是买一栋吧!”

“今年老洋房刚开放交易,市场还没起来,以后的升值空间应该会相当大!”

当然了,即便如此,像这样的老洋房的价格也不便宜。

至少当下内地娱乐圈能买得起的应该不多,毕竟现在才1998年。

不过以周讯和蒋琴琴的红火程度,应该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反正这个金矿让别人捡也是捡,还不如便宜她们。

见江汉这么一说,周讯和蒋琴琴顿时都不禁有些意动。

毕竟相比于风沙漫天的京城,沪上的生活环境确实堪称宜人。

而且像这种颇具小资情调的老洋房,也确实戳中了两位美女的痒处。

一时间,阳台上的三人都不由安静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