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开拓市场(1 / 2)

“怎么样?这地方还不错吧?”

狮城的街头,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徐佩云当即满脸笑容道:

“虽然没有香江那么繁华,但这里其实挺适合居住的。”

即便经常天南海北的在外面跑,可对于家乡徐佩云还是挺自豪的。

见她这么一说,江汉当即笑着点了点头。

确实,就算不提亚洲四小龙这茬儿,李家坡也确实算是个好地方。

钱多、事少、离家近,说的估计就是这里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李家坡总人口有五百多万,并且华人就占了74%左右。

可是华语专辑在这里的销量向来不怎么高!

基本上华语歌手能在李家坡卖出2万张专辑,就已经算是大卖了。

要知道即便是后来李家坡的本土天后孙燕孜,在老家的专辑销量也不过两三万张而已。

与六百多万人口的香江相比,二者的差距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毕竟八九十年代香江地区全年专辑销量前三的歌手,基本上都在香江卖出四十多万张。

所以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李家坡的华语专辑市场其实并不大。

这也是为什么海蝶虽然是从李家坡起家,但却要把总部搬到京城的原因。

而江汉之所以会来李家坡宣传,也不仅仅是为了狮城的市场。

因为在海蝶的【四地战略】中,第四个锚点从来就不是指李家坡,而是整个东南亚地区。

江汉也是听毕小世说了才知道,原来在东南亚地区中文最流利的国家并非李家坡。

目前在东南亚各国中,竟然要属马来华人的汉语水平最好。

甚至相比于内地,马来华人依旧传承着过去的某些传统习俗,并没有被当地文明同化。

不过这也是有着客观原因。

毕竟在马来华人只能算是少数群体,故此抱团群居早成了常态。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马来华人95%汉语都不错。

而李家坡华人则和印尼华人差不多,大概能有40%会说汉语。

至于泰、越、老、缅、柬等国虽然也有不少华人,但很多都被当地同化了,能有10%会说汉语就不错了!

当然,这也是海蝶的内部资料,也未必能做得了准。

不过话又说回来,别看马来华人的比例比不上李家坡,只占马来的21%左右。

但谁让马来的总人口多呀,足足有3170万。

故此眼下马来华人的体量其实要比李家坡华人还要多一点。

大约能有六百多万人口,和香江的人口总数差不多。

所以对于马来的华语专辑市场,一直都是海蝶经营的重点之一。

而且因为马来华人主要在各大城市里,导致他们的消费水平都很不错。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回到酒店后,看着眼前沉默的两个老男人,江汉顿时有些头疼。

江汉也不知道,好好的为什么李国利会出现在这里。

但是他终究还是唐仁影视的大股东兼唯一的签约演员,故此只能无奈的给两人做了一番介绍,总算是让场面不那么尴尬。

其实李国利之所以不远万里的飞到狮城也是迫不得已。

没办法,谁让江汉签约海蝶之后没过多久就红遍大江南北了,甚至还大有朝大中华区蔓延之势。

如此一来,李国利和蔡意浓自然坐不住了。

毕竟和海蝶相比,唐仁的步伐着实慢了一点。

明明他们和江汉合作的更早,但一年下来也就才拍了一部电视剧。

虽然电视剧没有亏本,但充其量也就是让江汉小火了一把,完全没有海蝶这边的见效快!

有句老话说的好:

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而目前唐仁影视就是最尴尬的那一個!

现在李国利和蔡意浓最担心的就是江汉被眼前的成功给蛊惑了,转身就看不上唐仁这个草台班子了。

倘若如此,那么唐仁影视损失的将不止是一个当红演员那么简单。

因为这极有可能也会引发江华风从唐仁影视撤资,从而拖垮唐仁。

而一旦他们这次创业失败了,那么下次想要自立门户就会更难了。

毕竟人们有时候宁愿相信一个新人,也不会相信一个失败者!

不过毕小世对李国利心底的想法却是一无所知。

见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毕小世还以为李国利是因为公司的问题找江汉呢。

因为他是知道江汉在这家影视公司有股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