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好”与“坏”(2 / 2)

只要海蝶能让他手中的歌正常发挥、乃至于超常发挥,那么海蝶内部就算是天天打擂台江汉也不会多看一眼。

“这是徐佩云,李家坡人,公司老员工了。”

毕小世虽然看好江汉,但他终究是公司总裁。

于是在带着江汉见了一圈管理层之后,他便指着一位容貌清秀的中年女子介绍道:

“以后她就是你经纪人,有任何问题你都可以直接联系她!”

江汉闻言当即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故作随意的轻笑道:

“佩云姐多大了?看着这么年轻,结婚了么?”

不是江汉见色起意,而是经纪人这行当容易出事儿。

故此相比于能力强的年轻人,江汉更希望能有一个性格稳重的老江湖陪着。

而见他这么一说,毕小世当即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于是当即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道:

“放心吧,佩云的孩子都上小学了。”

“公司经纪人里面就属她经验最丰富,要不然也不会派给你。”

闻听此言,江汉这才笑着与徐佩云握了握手。

而徐佩云虽然旁观了一切,但此刻不仅没有生气,心底反而松了口气。

她不怕江汉挑剔,就怕江汉是個性格冲动的小年轻。

因为倘若是后者,那么便意味着未来将有无数麻烦在等着她。

所以总的来说,这次的见面算的上是皆大欢喜。

至于江汉的出道专辑,毕小世倒是不着急。

毕竟对于内地音乐市场来说,他们终究是新入场的玩家。

虽然财力比内地唱片公司雄厚,可还是有方方面面的人脉和关系要打通的。

其实这也是江汉先前为什么没有随便发歌的原因。

是的,从技术含量上来说,一张唱片的制作并不是什么难事。

录影棚什么的,京城也有不少地方能租到。

可以说如果江汉愿意的话,刚上学那会儿就能当一个所谓的“独立音乐人”了。

但是这样的专辑对于江汉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

当年他在酒吧驻唱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这种“独立专辑”有多么低效。

如果专辑没火还好,一旦走狗屎运火了。

那么唱片公司能把货铺到全省,就已经算是实力雄厚了。

不过绝大部分时候,歌手和唱片公司都是在替盗版商打工。

最后二者加在一起,都未必能有盗版商赚得一半多。

当然,即便是如此,其实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因为有时候还会出现一种更糟糕的情况。

那就是原唱没火,却被别的明星翻唱火了。

毕竟在千禧年前后,内地音乐圈还没有那么严格的版权规定。

大部分歌手在走穴时,都会翻唱其他当红歌星的成名曲。

在以此谋生之时,也不会分原唱一分钱。

比如娜英早年就是靠盗版苏芮起家的。

所以除非江汉发歌之后,直接就上电视台宣传了。

否则其他省市的歌手觉得好听,连和招呼都不会和江汉打一声就会随便唱了。

如此一来,即便后面公众知道他是原唱,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为对于听众来说,一首新歌只有在刚听到时才会印象最深。

这种第一印象很重要,重要到可以让很多人忽略原唱。

对于在江汉看来,当下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就看他怎么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