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难得少年(1 / 2)

“唐仁影视?不错,好名字!”

次日,当江汉得知新公司的名字时,当即眼神微妙的颔首赞道。

果然,历史自有惯性。

不过江华风倒是对这个名字挺满意的。

“对了,你那部《太子当差》卖的不错。”

待兴头过去了之后,江华风只见忽然想起了什么,当即笑着道:

“除了TVB外,沪上卫视和东南台都买了首轮。”

“现在看来老李这个人虽然固执点,但拍电视剧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闻听此言,江汉顿时一愣。

说句老实话,对于这部剧他一开始其实没有抱多大期望的。

对了,《太子当差》…也就是《苏州二公差》,江汉小时候也曾看过。

只是关于《苏州二公差》的最后记忆,江汉一直都停留在几位男女主角目送别人远去后,男二对着蒋勤勤嬉皮笑脸的画面上。

因为这部剧放到这里就没有了。

说是40集,但放到20集就没了!

话说当年江汉还耿耿于怀没看到结局,直到很久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剧根本没结局!

因为出品方拍到一半……没钱了!╮(╯▽╰)╭

这件事儿曾经大大的震撼了江汉幼小的心灵。

他还是头一次知道,除了烂尾楼之外,竟然还有“烂尾剧”这样奇葩的存在!

当然,最奇葩的是一部只拍了一半的电视剧竟然还有电视台愿意买!!!

这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抛开这些意外因素不谈,《太子当差》的剧本还是挺扎实的。

虽然走的是古装武侠喜剧的路线,但是却更类似于后来那部《少年包青天》的风格。

若非如此,后来网友们也不会用“沧海遗珠”这个词来评价这部剧了。

但是江汉心里也清楚,不同时代的观众,口味也有所不同。

二十年后受欢迎,不代表《太子当差》这部剧现在也一定受欢迎。

而江汉之所以会拍,只是因为他没的选而已。

毕竟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在北影上大一的学生,除了自己亲爹之外,压根就没有别的制片人敢找他拍戏。

想到这里,江汉当即好奇的问道:

“那现在本钱收回来了么?”

不想此言一出,江华风却笑了起来。

“小子,你当这是卖猪肉呢?虽然首轮销售金额勉强和成本持平,但是钱只给了一半,剩下的还在电视台那里压着呢!”

“压在电视台那里?那钱还能要回来吗?”

见江汉这么一说,江华风顿时不由皱起了眉头。

“现在倒是问题不大,只要质量过得去电视剧都不愁卖,不过,过两年就不好说了。”

即便江华风对于影视圈来说是個外行人,但基本的商业眼光他还是有的。

他只要用国内电视频道的总量,乘以播放时间,便大致能到一个每年电视剧集数的播放上限。

虽然最终可能只有开头的那个数字是准的,但也够用了。

念及此处,江华风当即有些担忧的摇了摇头道:

“不行,这事儿得提前安排。”

“老李和小蔡的人脉都在香江,以后内地市场未必能摆得平!”

越想江华风就越觉得担忧,脸上也没有一开始的兴奋之色了。

话还没说完,他便眉头紧皱的拿起茶几上的爱立信开始打电话摇人了。

见此情形,江汉当即识趣的回了房间。

没办法,在唱歌、表演方面,他或许算是个行家。

但如果论起做生意的本事儿,江汉两辈子加起来都未必打得过老江同志一个人。

相比于在老江同志面前自作聪明,他更喜欢在电视前欣赏自己英俊的身姿!

说来也是受时代局限,如今的电视剧产量远没有后世多。

尤其是内地,这些年虽然也有不少影视公司成立,但电视剧市场依旧供不应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