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吴郡顾家72(2 / 2)

令他不敢置信的是,这封书信居然是已经故去的老师所写,所署日期就在前不久,字迹也一模一样。

这足以说明,老师如今尚存活于世,这令他欣喜若狂。

于是果断收拾起衣物,打算去长安一探究竟。

临别之际,妻子依依不舍。

青年则让妻子不必担忧,等他侍奉老师一阵,很快就会回来。

青年背上行囊,从吴郡出发。

乘船渡过大江,进入庐江郡的管辖地界。

在此担任郡守的,是他的老丈人陆康,同为吴郡四姓之一,于此地很有名气。

灵帝末年,庐江出现盗贼黄穰等人,连结江夏等地的势力,多达十余万,攻陷了多个县地,百姓苦不堪言。

朝廷于是任命陆康为庐江郡守,陆康就任后,奖惩分明,率领郡兵击破了黄穰等贼,其余残余纷纷归降,庐江郡就此安定下来。

如今路过此地,青年自然要前去拜见一番。

郡守府上,翁婿二人久别重逢,相谈甚欢。

陆康对这个女婿也是格外器重。

席间,青年发现老丈人身边多了个八九岁的孩童。

问起缘由时,老丈人说明这是他的从孙,由于其父母亡故,家中又无人照料,故而送来了他的跟前。

青年打量了一番这个肤嫩肌白、面容清秀有几分像女子的小男孩,问起他的姓名。

小男孩躲在陆康身后,怯生生的回答:“我叫陆逊。”

得知女婿要去往长安,陆康令其在庐江多留两日,他好准备进献天子的贡品,以示对朝廷的忠诚。

青年略作思量,便答应下来。

眼下各地郡县的治安皆不太好,唯有江东这边稍好一些,据说中原地区贼寇如麻,劫掠杀人已是屡见不鲜,跟着老丈人的队伍走,多少会安全一些。

在青年留宿的这段时间里,老丈人又给他介绍了不少的本郡名流,这都是以后用得着的政治资源。

换做是寒门出身,不知道要摸爬滚打多少年,才能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平民百姓就更不用想了。

青年知晓老丈人的良苦用心,逐一上前拜见。

其中一个名为周瑜的俊逸少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两日过后,老丈人的贡品准备完毕。

为此,他特意安排了一支五百人的精锐队伍,由名为丁猛的校官负责沿途护送。

出发之前,丁猛又让手下士卒在甲衣外面套上一件麻衣,充作商贩行旅,以此掩人耳目。

出了庐江郡往北,进入汝南郡内。

许多年前,这里曾是黄巾军的三大据点之一,尽管黄巾覆灭多年,如今仍有小部分余孽在此作乱,官府屡剿不得。

为防贡品有失,在队伍抵达繁阳亭时,丁猛果断舍弃了近道,改走陈留。

青年对此没有意见。

后来途径陈留的临漳、尉氏两地,青年又意外结识了老师的另外两名弟子,路粹和阮瑀。

两人也是在不久前收到了老师来信,正准备动身去往长安,如今三人遇见,正好结伴同行。

历经数月跋涉,终于抵达长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