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求计贾诩33(2 / 2)

张济、郭汜没有作声,就连李傕也保持了沉默。

此番相见,吕布比起上一次更加沉稳内敛,问话时所散发出的压迫感令人感到心悸,甚至隐隐有了当年董卓的气势。

“你们倒是说话啊!”樊稠急得不行。

最终还是张济开口说了起来:“樊校尉,从长远角度出发,我认为眼下不可妄动。吕布是朝廷钦命的将军,地位远高于我等。若是冒然将其杀害,不管是在道德还是在舆论上,我们都立不住脚,所以吕布只能死在叛军手里,而不能死在我们手上……”

一通分析过后,樊稠也明白过来。

最后,几人约定先暂时加入吕布麾下,期间吕布如若打压任何一人,其他三方都必须同仇敌忾,全力相助。

等到张济、樊稠走后,郭汜叫住了同样想要离去的李傕:“稚然兄,留步。”

李傕回过头来,面有疑惑:“怎么,还有事情?”

郭汜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李傕身边,在他耳旁小声提醒:“贾诩是稚然兄昔日帐下佐史,如今他在吕布那里得以重用,兄何不借此机会,找他探探口风。”

李傕一拍脑门,他竟忘了此事。

至于为何没有当着张济、樊稠的面说,则是因为四人表面看似一团和气,暗地里却在互相提防着彼此。

郭汜与李傕更为亲近,张济、樊稠也同样如此。

得到郭汜提醒,李傕出城偷偷见了贾诩。

故人重逢,李傕心里藏不住话,很快便讲明来意。

董卓是自己旧主,吕布背信弃义杀害了董卓,按理来说自己该为董卓报仇,如今却要在吕布帐前听令,他心中迈不过这道坎。

“文和兄,你是有大智慧的人,还请念在往日情分,给我指条明路。”

李傕放低了身段,虚心请教起来。

贾诩的眼神里意味深长,李傕嘴上打着忠义的幌子,然则心中的小心思,如何瞒得过他?

“李校尉,在下劝你最好放弃这个念头。”

贾诩随之说明理由。

董卓,国贼也!

单从个人道德方面来说,吕布确实不太地道,然从国家层面来讲,在此事上,吕布就是挽救汉室的英雄。

你们若是因此事向吕布发难,朝廷不仅不会奖赏,反而还会降下大罪,史书上更不会写这是忠义之举……

说不定还会遗臭万年。

如今,吕布已经从武都郡招揽到一万氐兵,而且取得了汉阳郡守金旋,以及天水姜家、赵家,朝那皇甫家的支持。

“怎么可能,吕布来凉州不过才月余时间!”李傕脸上布满震惊神色。

“所以啊,你们斗不过吕布!”

贾诩为之摇头。

若非念在往日情分,他不会与李傕讲这么些话。

李傕则是大声叫屈,声称自己从来没有跟吕布作对的想法,主要担心的是,吕布行事反复无常,就怕事后卸磨杀驴。

“有没有这样的想法,校尉心里清楚。”

贾诩不与李傕在此事上多做争论。

他告诉李傕,如果此番平叛成功,吕布不仅不会卸磨杀驴,甚至很可能会重用你们镇守凉州,因为没有人比你们更加了解这里。

不过前提在于,得有足够的功劳和忠诚。

李傕理解到了话里的意思,朝贾诩抱上一拳:“多谢先生指点,在下明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