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库伦之战(中)53(1 / 2)

何平在草原上待了三天,给手下的工作组做了一个分地的示范后,他就返回了平山镇。毕竟他现如今最主要的工作是当好一个“传送带”,真正具体的工作,他就只能交给下面的人去操作。

按照他的要求,每一户牧民都能分到最少三千亩的草场。如此一来,直接改变了这些牧民原来游牧的生活模式。

这么做虽然有它的弊端,但对于稳定草原和牧民,还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至于说固定的放牧形式对生态的破坏问题,这个可以放到以后慢慢规划。

现如今他走的是工业化的道路,因此对他来讲,最最重要的是稳定的环境。不单单是政治上稳定,人口上稳定,最重要的是工业原材料的稳定。

将以往游动的牧民固定下来,将来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他们过度放牧,那这些稳定下来的牧民,将给他提供稳定的羊毛、肉制品、还有皮货等重要原材料。这对何平当下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更何况,这些游牧的牧民过去的生活实在是太悲惨了,将他们固定下来,再给他们分上一块草场,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如此一来,整个草原上的牧民们都将奉他为主,那些以往的王公贵族或者头人之类的,再也无法将他们从何平的战车上拉下来。

事实上,何平给牧民分草场的行动,获得的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还要强烈。

何平原来还觉得,这帮人大多数都是从对方那边俘虏来的,这次跟他们的“故主”作战,他们不帮倒忙就不错了,肯定不会积极的朝着对方挥刀子的。

但现实狠狠的给了何平“一巴掌”,就当何平弄去了一些牛羊马匹“租给”这些牧民以后,这帮人爆发出来的热情,简直要把何平给淹死。

就比如被何平赐了一把刀的哈木,最近就大呼小叫的要上战场,帮助包头军狠狠的砍他们的敌人。

分地工作组的人也很懵逼啊,心说那可是你原来的部族,你真下得去手?别是在这里演苦肉计呢吧?

但工作组的人还真的是想错了,哈木不是在演戏,他是真的想帮助包头军上阵杀敌。

一来对于此时的蒙古部族来讲,他们心中是没有国家这样的概念的,最起码是没有后世国家的概念。

再者,他们这群人在分到牧场以后,高兴的同时,心中也总是惴惴不安,生怕现在的一切,都如同泡影一样,随着即将到来的大战而结束了。

他们不甘心啊,刚刚到手的牧场,牛羊,还有包括蒙古包在内的各种生活物资,他们实在不想失去,再重新去过以前那种不是人过的生活。

在以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自己的牛羊的,那些都是属于头人的财产,他们终年放牧,忍受着这世间所有的苦难,但却不一定能养的活自己的家人。

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但他和他的家人们,却是极难吃到一块肉。那些肉都是属于头人的,作为半奴隶的他们,根本就不允许有自己的财产。

即便是有,那也是头人赏给你的,你要是敢自己拿,等待你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惩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对比,让这些从“敌方”那边“叛变”过来的勇士们,比包头军的众人更想打赢这场战争。

毕竟就算他们不为自己的这些财产着想,也得为自己的家人着想不是?

他们出来打仗可是不会带着妻儿老小的,因此现如今的好日子就在眼前了,他们怎么可能不想把自己的家小都接来呢?

毕竟,就算将来的日子再好,他们一个人也没法过日子啊。

消息传到何平耳中,何平派人调查了其中的缘由后,没有丝毫的犹豫,立马就用这些人,组建了一支新的军队,名曰新蒙军。

这支军队一开始的时候只有不到一万人,可到了这年六月份的时候,已经膨胀到了五万人上下。

很多新加入进来的士兵,他们自带战马,兵器,干粮,而对何平唯一的要求就是,只要他们打了胜仗,那就要给他们分牧场。

这对何平来讲也算个要求吗?这明明何平渴求的好不好!

毕竟他一开始给这些人分牧场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帮助他去打仗,而是希望他们能稳定下来,接受新式的放牧方式,为他提供足够的肉食和羊毛的!

也正因为如此,何平现如今是来者不拒,新蒙军的实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壮大着。

可尽管新蒙军的数量越来越多,但何平并没有将他们投入到一线作战队伍中去。

开玩笑,现如今这些人可都是他的“宝贝”,将来都是最好的农牧民,平山堂的以后的发展,可是离不开这些人的,那能将之放到战场上白白损失掉呢?

再说了,现如今的“乌喇特骑兵”已经有了三个团一万五千人马了,这些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足够应付接下来的大战,因此实在没有必要将新蒙军投入到正面战场上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