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自封相国(1 / 1)

董卓占领皇宫后,把没有来的急逃走少帝刘辩、何太后、董太后以及文武百官都请到未央宫。

董卓自称咱家,咱家拜见陛下,得知陛下无恙后,咱家是高兴的不得了啊。咱家以为那些蝇营狗苟的朝臣胁迫陛下了,这才进京勤王,请原谅咱家的不是。董卓对少帝刘辩说道。

年仅十二岁的少帝刘辩哪见过这阵仗,腿还在打哆嗦,口语不清的对董卓说道:爱卿是担心朕的平安,朕就不怪爱卿了。爱卿啊,朕今日身体稍有不适,改日再为爱卿加官晋爵,爱卿以为如何?

是咱家的不是,陛下快去歇着,这里有咱家在,定会保陛下无恙。

刘辩得到董卓的许可,转身朝着后宫走去。

董卓对着众朝臣说道:陛下身体有恙,没事就都给咱家退下吧。董卓也不管朝臣如何想,自己就先走了。

等董卓出了皇宫,李儒便来禀报,没有人统领部队,进城的将士在洛阳城大肆掠夺,请董卓立刻下令,禁止掠夺,违令者“斩”。董卓对李儒说道:文优,事已至此,再去补救为时已晚,传令三军,允许掠夺三日,三日之后再有从者“斩”。董卓知道现在下令,自己已近是臭名昭著了,与其这样还不如保证军队的忠诚,只有军队在自己手上,一切都还不晚。董卓也知道至于部队为什么会大肆劫掠,因为并州军事边军,去到外境的时候,是允许他们劫掠的,只是没想到他们对自己人也是如此。

三日之后,洛阳恢复了正常,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正常,暗地里已经是暗流涌动了。

李儒给董卓写了一份为将士请功的奏表,里面就有提议封董卓为大将军。

第二天的朝议,当董卓递上这份奏表时,整个朝堂顿时哗然了。满朝文武有人在骂董卓,也有人在夸董卓,最后刘辩以意见不统一退回了董卓的申请。

下朝之后,董卓回到以前何进的府邸,现在改成董府了,在府内大发雷霆。李儒见到董卓大发雷霆便问其缘由,等董卓把今日朝堂上的事告诉李儒后,李儒心生一计,便对董卓道:岳父大人,既然这个天子不听话,为什么不换个人当天子了?

董卓顿时来了兴趣,便向李儒问计。

李儒道:前有赵高指鹿为马,岳父大人何不效之?随后在董卓耳边低声说道。

七天一次的大朝会,董卓再次提起晋升相国的事,还是如以前一样众说纷纭,董卓大怒,当着刘辩的面提剑便砍杀了,随后将那人的血分给众人饮,有人不喝,董卓吩咐宦官几下众人的名字。又是一个大朝会,董卓依旧提起晋升的事,这次没有一个人反对,因为反对人的都不在朝堂了,董卓以各种名义或下狱或抄家或灭门,总之董卓顺利自封丞相。

三个月后,董卓以先皇欲立弘农王刘协为帝为由,认为刘辩得位不正,废少帝刘辩立弘农王刘协为帝,这次依旧没人敢反对。七日之后刘协登基为帝。

把刘辩赶至弘农郡,封为弘农王,李儒再献计,斩草需除根,董卓命令李儒在路上毒鸠刘辩,跟随刘辩去往弘农郡的人,无一幸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