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准备介入正魔交锋的战场54(1 / 2)

故此,人身各部分皆与大天地相符相应,其精气神无不与天地相通相感,于是人可呼吸吐纳,取天地之灵秀,补己身之不足。

同时,也可以以自身精气神,反过来驾驭天地之力;修行有成之士,便能以此呼风唤雨,招聚风雷。

然而这与传统佛门法术又似乎有了相悖之处,特别是和普智数百年修炼的佛门功法多有差异。

好在天书这一卷之中,却多有阐述佛道合流的关窍。

古卷一一指明之下,于是,普智连读了三遍,只觉得各种观念碰撞激荡,心绪久久难以平复。

事实上,佛门功法多以内求己身,讲究神通本具足,人人皆有佛性。

以张虹的理解,就是佛家更倾向于外力不借不凭的理念,不随外天地变化,只是外观外天地,保持己身不动。

具体而言,需在定境中,用智慧妙观,反向外观察,自性未动,而照用功能未减,己身长久处在自在无碍的妙境中。

两者确实有微妙的差异,但究其根本,张虹却觉得两者仍然殊途同归。

无论道家佛家,都是在讲究人身与天地的关系,道家更关注天人之间的感应与变化。

佛家则更注意自身内里的变化。

而两者一致的地方,无论道佛,都是以本心掌控自身内天地,道家元神主宰人身小天地,再以小天地外感大天地;佛家讲究定中生慧,同样是另一种方式掌控人身小天地,但佛家在感应外天地上更加谨慎。

两者无分高下,皆有道理。

当然,张虹所修炼的金光咒,根本上还是道门路数,讲究内修五炁,驱策身神,以雷法役使雷霆。

既是雷法,也是丹法和符法。

时日渐渐推移,张虹也是沉浸在有道友可以论道的氛围之中。

于是,在初步建立信任之后,普智与张虹交流的功法越来越放得开,张虹不吝惜自身金光咒的修行所得,试着向普智传授了元神之道的概念。

只是,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张虹的金光咒乃是非常之法,又以非常之手段得道,真要说怎么教别人修出元神来,张虹也感觉有诸多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难点。

但这仍然无法掩藏元神之法的妙处,人身小天地,宇宙大天地。

而元神既是身外之身,亦是身内之身,事实上元神便是一个以丹法内炼而成的小天地。

相比易朽坏的肉身,可以长久存世的元神,有着多方面优势,是切实无疑的长生之法。

到这个地步,普智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谈到兴尽之处,便是门中大梵般若的修行关窍,也不避讳。

不知不觉时间便过去了两个月有余。

这个世界修行者的节奏都很慢,以至于张虹都差点习惯了这种访友按月来算的生活方式。

但终究他还是带着任务来到这个世界的。

抽出时间,张虹从几位了解实情的天音寺弟子口中,张虹简单问了一下三派的联合行动的近况。

原来,一个月之前,在天音寺联络之下,青云门、焚香谷、天音寺三派各自出了五名精英弟子。

共十五人,数倍于炼血堂余孽的数量,一同如万蝠古窟清扫了一遍。

将闲杂人等驱逐了出去。

于是,张虹这一日赶到万蝠古窟外的时候,原先密布洞内的吸血蝙蝠群已然不见了踪影。

地上残留的烧焦尸体和黑褐色血迹,显然这些蝙蝠都已被顺手绞杀。

这次张虹没有再出元神探查,而是光明正大进入洞中。

万蝠古窟的通道仍然曲折难行,这次张虹是肉身进入,没法直接穿过岩石。

不过他不赶时间。

头顶升起的一个小巧的铃铛,发出淡淡的金色光芒照亮了前方黑漆漆的洞窟。

张虹脚下有一层防护,没有直接踩在蝙蝠粪便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