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慌乱(2 / 2)

谭婆子走进来说:“老夫人,二老爷和各房的孙少爷们过来给您请安了。”

孔老夫人却仍是一副不悦的样子,“叫他们都回去呆着,没看见老身这里有客人么?”实则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谭婆子这便要去回话,皇帝却插了句话,“二爷和孙少爷们也是一片孝心,老夫人便见一见吧!不必如此迁就于我。”

孔老夫人面露难色,“孩子们多了,七嘴八舌的吵的很。”

孔令耀兄弟俩虽然不知道这个时候二哥为何带着各房子孙过来,但料想也是和母亲有关。

虽不知母亲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附和着母亲说话,“是啊,这二哥自己来也就罢了,怎么还把这一帮孩子带来了,不知道如今父亲喜静,须得静养吗?”

话里话外,也是赞同母亲孔老夫人的意思,想要遣人回去。

但其实却在偷瞄皇帝,想要看看他什么反应。

果然,皇帝说:“老夫人还是见一见吧,父皇当年有疾时,朕也是食不下咽,寝食难安,只想时刻守在床前尽孝。”

如此,老夫人也便同意了,“既如此,见过了,老身便叫他们回去,省得扰了您清静。”

但是,孔老夫人怎么可能大费周章的把人弄来,又轻描淡写的叫人回去呢?

这就是三十六计里面的以退为进。

眼见着人都到了门口,就等着孔老夫人见面,皇帝也有些感慨,“太傅和老夫人好福气,子嗣兴旺儿孙满堂,不像朕,至今还是孤家寡人。”

这话说的,任谁也不敢接茬,坐上龙椅宝座,哪能指望着有什么真心真意,万人之上,无人之巅,自然孤单的很。

思量片刻,孔老夫人便说:“若您不嫌弃,老身今日便托大,您今儿个权当是在自己家里,也叫我这些不成器的孙儿见一见世面。”

皇帝很高兴,遂与孔老夫人一起出去,见了孔家的后辈们。

孔老夫人也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她也认不全几个。

许是看出来母亲的窘迫,孔令辉便站出来介绍,“这位是五公子,今天是特意前来看望太傅大人的。”并没过多介绍。

而后转过身来面对皇帝,“这是我二哥孔令黋。”

皇帝看了眼二老爷孔令黋,他长的与太傅十分相似,此人也已经头发花白,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

孙辈们不清楚内情,但是孔令黋还是知道的,无声的行了尊礼,孔令辉便继续介绍。

“这是长房后人,我大哥去世早,只有一个独子,独子又只得一个女儿便也早早过世了,这便是我大哥的孙女婿和曾外孙。”

“这是二房,我二哥的独子,身下只有几个女儿。”

“这是三房,我三哥的独子,这两位是我三哥的孙子。”

“这是四房,也就是我的儿子。”

一番介绍过后,大家就算是相互认识了,孔老夫人便着手叫人摆饭,足足摆了好几桌,整个正厅都坐满了。

孔家小辈都不免好奇这两位公子的身份,只有四房常年居住在京,大房人丁凋敝,已经后继无人,只有一个女眷,自然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二房则是一直守在乡下祖宅居住,甚少远行。

三房既不在京里也不在祖宅,而是常年在外行走,老三总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为是招待外男,所以孔家的女眷都是在自己的院子里用饭的。

勋贵之家虽讲究男女不同席,但在孔家却并非如此,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