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墨寒投诚(1 / 2)

赵刺史一路将人带到议事的地方,关好房门后,问道:“郡主可是出什么事了?印信怎的到了湘王的手中?”

沐晚柠故作轻松地说道:“我之前因练功走火入魔,身体出了些事情,当时湘王出手相帮,我便将这印信暂时交到他的手中,期间可有出过重要的事情?”

赵刺史听到这番与湘王相差无几的说辞,试探性地问道:“您这几年一直都住在汴京?”

“在一片山谷中修行,身体前不久才恢复地差不多!”

“难怪,之前南州大旱,朝廷拔的赈灾款,被安王一脉私吞,这事说什么,刚开始燕州刺史受了您的命令,将这事捅到陛下面前,朝廷那边还传来消息,说是安王贪污的罪证,是您密报给陛下的。”

“此事,我问过燕州那边,说是自沐王死后,就没有往朝中上过一封奏折。想来此事,应当是有人假借您的名义,发的密报。”赵刺史将四年前,安王贪污赈灾银一案,简单地告诉沐晚柠。

只见坐在椅子上的人,皱了下眉头,继续说道:“当年,因情势所迫,将印信暂时交由湘王,不知那位的手如今伸到了何处?”

见她问起这事,赵刺史叹了一口气道:“起初,湘王派人拿着盖有青州刺史印的书信来,上面写道:要下官将青州的汝窑交出去。后来也有盖着当地印章的信件,传到各处,大致都是些不怎么重要的小事。”

“郡主,还有一事下官不知该不该讲?”

沐晚柠说道:“但说无妨!”

赵刺史谨慎地说道:“汝窑,一般只产些寻常瓷器,在平民百姓之间流通。并不制做那些过于精美华丽器具,然自湘王接手之后,这些做工精湛的瓷器,便在各国贵族之间流通,下官曾找人粗略地通计过,每年至少有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多年下来,湘王手中的这些银子,不知能养活多少私兵!”

“皇子拥兵自重,莫不是将来要起兵谋反,不知赵刺史可有依据?”

“驻守边境的杨元德,曾收到过一封盖有印章的信件,内容大致是在梁国与西秦交界处,空出一片地方,留做私用。杨将军曾派人去探查过,说是那里有人在操练一批私兵,按规模来看,人数至少有三万左右,而且全都是最精税的盔甲和武器。”

沐晚柠听到这里有些坐不住了,感慨道:“湘王还真是要君临天下呢?只是不知能不能真的护稷佑民?”

“让杨元德盯紧那三万精兵,若有异动,立即上报与我。”

“等下,湘王手中有这么大的一笔收入,陛下那边就没有察觉到,青州汝窑目前由他掌管一事,在汴京知道的人可不少?”

赵刺史无奈地说道:“这便是湘王的聪明之处,他故意透出消息,说是汝窑一事郡主与他三七分账,湘王得三分,郡主拿七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