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求收藏)44(1 / 2)

“殿下,老臣失礼了,失礼了,只是,卫所制乃太祖皇帝亲定,殿下如此说,岂不是大不敬?”

对于卫所制,虽然在大明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稳定,卫所制带来的弊端越来越大。

因为卫所制的核心是军户,可是到了玄宗时期,军屯不用上交,于是便有了,卫所长官侵吞军田,命令士卒种地的情况。

而无法维持生计的军户,开始大面积的逃亡。

最终全国的军户,足足缺少了百万之众。

而辽东的情况算是好的,因为朝廷为辽东输送粮饷,还有许多军户留了下来。

“太祖皇帝若是知道,现如今大明的情况,恐怕这满朝文武都会被砍头。”

朱常洛毫不在意的说着,紧接着说道。

“老师,那现如今,这处卫所得耕地,都是由何人所有?”

辽东可是有着丰厚的黑土地,这可是粮食的根本,在后世更是被称为粮仓。

若是将这土地可以统一起来,朱常洛敢肯定,这里就是自己的汉中,也是自己未来称帝的基地。

“此地是由高淮的族人占有。”

听到王象乾的回答,朱常洛眉头一皱。

“又是这个太监?他凭什么?”

“他是陛下钦点的镇守太监,就算是老臣也不敢过多干涉。”

王象乾无奈的说着。

他虽是蓟辽总督,统领蓟州镇和辽东镇两大边关重镇,但是在宦官面前,也无法抬头。

只因为,宦官那是皇帝的近臣,代表的是皇帝。

“那本宫既然来了,这高淮,本宫便动得,这辽东的天,也该变得晴朗了!”

王象乾已经老泪纵横。

自他入仕以来,虽建功无数,可一直如履薄冰,生怕被莫须有的罪名扣帽子。

因为万历一朝的朝局,已经开始党争不断,或攀附权贵,或攀附宦官,真正想要做事,难上加难。

“太子殿下,臣,臣愿为殿下,赴汤蹈火,让辽东这片天,重见光明!”

王象乾双手抱拳,激动道。

士为知己者死。

对于能臣来说,遇到明君,是人之幸事。

王象乾很幸运,因为他在晚年遇到了。

“赴滔倒火还不需要老师出手,一个太监,不过是一条狗而已,杀鸡焉用牛刀。”

“那太子殿下莫非已经想好要谁对付高淮?”

王象乾思索一圈辽东官场里的人,似乎没有一个人敢和高淮这个太监硬碰硬。

“本宫觉得辽东巡抚杨镐正合适,杨大人不仅能文能武,还有一颗赤诚报国之心,老师觉得如何?”

“杨镐?”

王象乾听着朱常洛对他竟然如此高的评价,显然有些发愣。

对于此人,王象乾可以深有感触,才不深,志却高。

虽然在朝鲜战争中,分兵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更多的功劳是因为将士们作战英勇。

哪知杨镐却因防止战果被抢,竟下令禁止追击,导致错时战机,结果朝鲜战争大败而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