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未亡之人(四)43(1 / 2)

在进入自己的卧室后,孟河下意识地拿起父亲留下的金属烟盒,将里面剩余的空位用买来的香烟补足。

然后又抽出两支已放入烟盒超过24个小时的香烟,慎重放进胸前口袋,和那支没有使用的染血香烟放在一起。

随即孟河梳理起刚才获得的线索。

首先这刘小信的父母都死了,这一点毋庸置疑,母亲已经死了很久,父子俩相依为命,后来父亲也劳累成疾死亡,只留下刘小信一个人生活。

可能是担心刘小信一个人无法活下去,所以刘父每天晚上都会回家来。

不过他回来时会感到很饥饿,这个时候刘小信会给刘父准备一些食物,让他吃下去。

这些食物包含了什么,无法描述。

而刘母出现的时间却是在白天,与刘父正好相反,这应该就是灵触之手的信息反馈中所说的时间不对的情况。

刘小信知道母亲死了,也知道白天出现的这个女人就是诡异,但因为亲情关系,他并没有抗拒。

不过刘小信却坚信父亲没有死,但当他说出刘父没死时,刘母的反应却很奇怪,似乎她不愿意刘小信这么说。

也就是说,刘母很清楚刘父已经死了,但刘小信自己不相信,在这一点上,母子俩的认识是有分歧的。

到底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分歧,孟河还没找到原因。

孟河只推测出一点,或许直到现在,死后的刘父和刘母一直没能再见面。

儿子刘小信成了他们俩之间的传信人。

片刻后孟河摇了摇头,他感觉自己忽略了一个真正重要的信息。

“未亡之人?”他喃喃自语。

什么是未亡之人?

按照字面意思,第一种说法,对于家里已经死亡的亲人来说,还没死的人,被叫做未亡之人。

而第二种说法则是,已经死亡的亲人,在其他的亲人看来,不管是因为极度思念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认为他还没有死,而此时的死者也被叫做未亡之人。

在这个任务中,孟河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因为现在看得出来,刘小信认为自己的父亲没有死,所以对于他来说,父亲是一个未亡之人。

但他对待母亲的态度并不是,他深知母亲是已亡人,并非未亡之人。

而刘母刚才对待自己的态度则是敌意满满,因为她想要保护刘小信,不让孟河接触或者将其带走。

在刘母看来,任何靠近其儿子的行为,都是对她的挑衅。

换一种角度思考,孟河认为,刘母知道他的儿子才是真正的未亡之人。

且刘母并不认同刘小信的说法,说自己父亲没死,也就是说,刘母知道刘父是已亡人,而并非未亡之人。

有点绕,思考半天,孟河觉得有必要晚上再去一次3号楼的105室。

因为在没有真正见到刘父之前,这一切都还只是猜测,唯有将这一家三人都见一面,多掌握一些信息之后,恐怕才能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

只是让人感到为难的是,如果选择晚上去刘家见刘小信父亲的话,对于孟河来说危险程度将会成倍地上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