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炼制钢铁(2 / 2)

炼制钢铁是他宏伟蓝图的开始,对部落而言更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容不得半点马虎,钢铁可以制造武器、制造盔甲,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于基建中,林鸣可以用它建造出一座座改变当代的超级建筑。

第二天一早,林鸣便召集了十二位部落的壮年,开始了准备多时的炼制钢铁。

只见他们将木炭点燃,然后放入炼铁炉中,确保木炭充分燃烧。接下来,他们将铁矿石、石灰石和木炭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通过炉喉投入炼铁炉的炉身中。这个比例是经过精心计算的,铁矿石提供铁元素,石灰石作为熔剂,木炭则提供热量并产生还原作用。

部落成员们快速按压着由兽皮缝制的气囊,通过炉喉不断地向炉内吹风,这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氧气,以促进燃烧和反应的进行。黑烟滚滚,烈火熊熊,整个炼铁过程充满了热力和激情。

不久,令人兴奋的时刻到来了——铁水从炉底的炉缸流了出来,被部落成员们收集在一个个预先挖好的土坑之中。这些铁水就是生铁,其特点是含碳量较高,因此强度和硬度相对较高,但韧性较差,容易折断。

然而,林鸣知道如何使生铁变得更有韧性。正所谓百炼成钢,要想炼制成有韧性的低碳熟铁,还需经过多次的反复炼制。他利用氧化脱碳的原理,在高温条件下逐渐去除大部分碳,从而获得低碳熟铁。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碳和其他杂质的去除。

经过多次炼制后,林鸣终于得到了钢水。然而这还没有结束,他还有更多的步骤要进行。他将钢水导入提前烧制的大刀和铠甲磨具中,然后经过一次次锻打,改变其内部结构,提高其机械性能。这些锻打的过程是林鸣精心设计的,旨在确保铁器的强度和韧性。

经过反复锻造、打磨,铁器基本成型。这时,林鸣将铁器放入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这个过程可以进一步改善铁器的机械性能,并确保其稳定性和耐用性。

经过这些步骤后,一把把寒气逼人的刀、剑、盔甲终于制造了出来。

林鸣兴奋不已,他成功了,这看似艰难的兵器锻造他攻克了,他从一件件铁制品上看到了部落崛起的希望,他相信从此部落必将走上一条强盛之路。

那天,林鸣以自己的神明身份,赐予了这十二个青壮年部落成员新的称号--铁匠。

而这批铁匠中有位青年极具锻造天赋,他熟悉整个炼钢、锻造过程,由他锻造的武器硬度和韧性正好在一个合适的平衡下,既不怕与石器交锋时折断,又足够锋利,有着较大的杀伤力。

这个少年名叫爻冶,在林鸣再三观察后,发现爻冶不仅干事情吃苦、认真,更重要的是爻冶对他万分崇拜,极其忠心。

爻冶在跟随林鸣炼铁的这段时间内越发发现自己喜欢锻造,他感觉自己的一切都是神明赐予的,勇气、力量,甚至现在他所钟爱的锻造术。

林鸣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相信爻冶堪当大任,果断的将铁匠们交给了爻冶管理,并赐予他至高无上的锻造师称号。

爻冶不负众望,仅仅一个冬天的时间,就让部落中的青壮年男性都有了自己的盔甲和各式各样的武器。有了这些盔甲和武器的加持,原本力大无比的部落成员们,战斗力更是上了一个档次,现在每周只需打猎两天就能带回足够整个部落一周食用的猎物。

自从部落里引进了铁器,科技的力量给部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鸣深深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确实是第一生产力。铁器的配置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打猎的效率,使得部落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也带来了其他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男性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于打猎效率的提高,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共同养育小孩,甚至有空余的时间去帮助女人们打水、采摘果实。这种变化使得家庭关系更加紧密,部落的社会结构也更加稳定。

对于女性来说,铁器的引入也让她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她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编织麻衣,制作生活用品。这不仅使她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也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丰富部落的生活。

这种变化对整个部落的幸福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劳动负担的减轻,部落成员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他们感到更加满足和幸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部落的归属感也日益增强。

武器盔甲都有了,林鸣却没有让爻冶闲着,他继续让爻冶继续打造了用于种地的锄头,用于打水的铁桶,用于绑扎的铁丝,还有一根根看似什么用也没有的钢条。

凌寒一夜去,东风随春归,钢铁的成功炼制,让林鸣对来年充满了期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