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炼铁之炉63(1 / 1)

在寒冷的冬夜里,六爻部落的山洞内却流淌着一种与往年迥异的暖意。爻冶和众多族人环绕在烧得旺盛的木炭火炉周围,笑声与谈话声此起彼伏,那炭火的热力不仅驱走了刺骨的寒风,更让山洞内的每一处角落都充满了生机。

爻冶的面容上满是自豪,他高高举起一块乌黑的木炭,声音洪亮地向众人展示:“各位,请看这块木炭,它完全是在第三神的庇佑之下,由我们亲手烧制而成。你们是否觉得,使用它烤制的食物,相较于以往用柴火烤制的,少了那份浓重的烟火味,反而使得食物的味道更加鲜美、更加纯粹了呢?”

四周的族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其中一位族人感慨地说道:“确实如此,自从用了这木炭,烤出来的食物香气四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浓郁。而且,你们注意到了吗?这木炭烧起来,烟雾真的少了很多。”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以前,每当我们生火取暖或烹饪食物时,整个山洞都会被浓烟所笼罩,让人难以呼吸,现在可真是好多了。”

另一位族人也接过话题,兴奋地说道:“对啊,以前烧木材的时候,不仅烟雾大,而且还需要不断地添加木材,一个晚上至少得有三个人轮流搬运。现在换成木炭后,只需偶尔添加一块,就能保持火力旺盛,整个晚上一个人就足够照看火炉了。这可真是省时又省力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木炭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好处。而在不远处的小洞穴中,林鸣和丁宁也静静地坐着,他们的耳边不断传来外面的欢声笑语和赞叹之声。

在温暖的炭火前,林鸣的双手轻轻地靠近热源,试图驱散指尖的寒意。他侧过头,对着身旁的丁宁,道出了自己的困惑:“丁大哥,我总觉得爻冶有些不够稳重,但你却对他评价甚高,甚至觉得他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族长。这是为什么呢?”

丁宁听后,脸上露出了理解的笑容,他轻声地解释道:“小鸣,你对爻冶的看法或许受到了他外表的影响。他身材高大,面容上的浓密毛发也让他显得成熟。但别忘了,他实际上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待他的所作所为,你就会发现,他已经表现得非常出色了。”

林鸣听着丁宁的话,心中顿时明悟。他一直忽略了爻冶的年龄,只是单纯地从他的行为和外表去评判。现在想来,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现出如此的才智和能力,确实难能可贵。他心中对爻冶的评价也随之提升了不少。

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搞清楚爻冶的年龄,林鸣感到一丝尴尬。他轻咳一声,试图转移话题:“丁大哥,我之前拜托你准备的炼铁炉,现在应该都准备好了吧?”

丁宁点点头说:“虽然你之前烧制木炭的过程有些波折,但我相信你最终一定能够成功。炼铁炉我早就准备好了,包括炼铁所需的原料也都已经准备妥当。明天你就可以开始试炼钢铁了。”

林鸣似乎很期待明天的试炼钢铁,林鸣满怀期待地询问起来:“丁大哥,明天就要试炼钢铁了,你能给我详细讲讲炼铁炉的构造吗?这样我们明天就能更加顺利地进行试炼。”

丁宁欣然点头,他轻轻拨弄着燃烧的木炭,使其发出微微的火光,而后开始详细地为林鸣描述炼铁炉的构造:“我在炼铁的洞穴中建造了六个炼铁炉,它们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外观呈现为两米的正方体,非常适合我们部落身材高大的成员使用。这些炼铁炉的形状类似于现代的煤气发生炉,但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它们主要由炉壳、炉喉、炉身、炉腰和炉缸五个部分组成。”

说着,他用木炭在地上勾勒出一个简单的炼铁炉示意图,帮助林鸣更好地理解其构造。他边画边讲解:“炼铁炉的炉壳,作为整个结构的外部框架,不仅提供了稳固的支撑,还确保了炼铁过程的安全性。它由黏土经过精心烧制而成,具有出色的耐火性能,能够承受内部极高温度的考验。炉壳的设计考虑到了实用性和耐久性,其坚固程度足以抵御化学侵蚀和物理冲击。此外,炉壳上方的烟囱有效地排除了炉内产生的废气,保持了炉内空气的流通。

位于炼铁炉顶部的炉喉,是整个炼铁过程中原料和空气进入的通道。它设计有多个风口,这些风口与精密的风箱和气囊相连,通过调节气囊的压缩程度来控制进入炉内的空气量。这种设计确保了炼铁过程中所需的氧气供应稳定且充足。同时,炉喉旁的小口便于定期加入铁矿石、木炭等原料,维持炼铁的持续进行。

作为炼铁炉的主体部分,炉身承载着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和矿石的熔化过程。其内部空间宽敞,足以容纳大量的铁矿石和木炭。炉身的结构经过精心计算和设计,使得炉内温度分布均匀,确保矿石能够在高温下充分熔化。同时,炉身的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有效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炼铁效率。

炉腰是连接炉身和炉缸的关键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形状和结构有助于控制炼制的铁液和炉渣的流动方向,确保它们能够顺畅地流入下方的炉缸中。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炼铁过程的效率,还减少了铁液和炉渣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同时,炉腰的耐高温材料能够承受高温和腐蚀性物质的侵蚀,确保了整个炼铁过程的顺利进行。

位于炼铁炉最底部的炉缸是收集铁液和炉渣的重要部分。它采用特殊的耐火材料制成,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和腐蚀性物质的侵蚀。炉缸的设计考虑了铁液的流动性和保温性需求。其内部结构光滑且耐高温,确保了铁液在收集过程中不会粘连或凝固。同时,炉缸还设有温度控制系统,以保持铁液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便于后续的铸造和处理工艺。此外为了定期清除炉渣和进行维修清理工作,炉缸底部还设有排放口。”

说着,他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仿佛这个炼铁炉是他的得意之作:“小时候,我常常站在镇上的铁匠铺前,看着铁匠们挥汗如雨,在火花四溅中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的铁器。那时的我对炼铁炉充满了好奇,曾仔细地观察过炼铁炉构造,总想着有一天能亲手摸一摸那炽热的炉壁。没想到在万年之后的今天,我竟然能够亲手建造出炼铁炉,为我们的炼制钢铁贡献出一份力量。这感觉,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