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重振旗鼓29(1 / 2)

在坤巽联盟与长鼻联盟的激战之后,战场上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和悲伤。原本浩浩荡荡的两万人队伍,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半,每个幸存的士兵脸上都写满了挫败和失落。

林鸣站在战场边缘,看着队伍的现状,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样的队伍已经无力再战,更不用说去面对更加强大的巨蛟部落和夔牛部落了。那无疑是自取灭亡,以卵击石。

林鸣并没有沉溺在悲伤之中。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他知道,现在不是沉溺于过去的时候,而是需要展望未来,为了坤巽联盟的未来而努力。

于是,林鸣决定稍作休整。他命令所有部队有序返回坤巽联盟驻地,进行必要的治疗和休整。

随着撤退号角的响起,士兵们迅速而有序地离开了战场。他们按照预先安排的路线行进,以确保安全返回。沿途,一些轻伤员在同伴的搀扶下艰难地行走,而那些重伤员则被小心翼翼地抬在担架上,由爻质带领的专门的医疗队伍负责照料。

当部队抵达坤巽联盟驻地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医疗队伍立刻投入工作。他们将伤员抬进了联盟早已建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医院中,熟练地处理着伤口、进行着缝合和包扎。对于一些伤势较重的士兵,医疗队还准备了专门的病房和护理人员进行照顾。士兵们在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疼痛逐渐减轻,信心也逐渐恢复。

与此同时,营地里的厨师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和营养饮品,以确保士兵们得到充足的营养补充。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归来的士兵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休整期间,林鸣也没有闲着,他也开始评估损失,了解目前坤巽联盟的实际情况。

在深入评估战况后,林鸣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关键问题。

眼前最迫切的,无疑是坤巽联盟在与长鼻联盟那场激战后的惨重损失。那浩浩荡荡的两万人马,如今竟然折损过半,这巨大的伤亡让联盟的战斗力瞬间跌入谷底。每一个倒下的士兵,都意味着一份战力的丧失,这让林鸣心中充满了痛惜。

而更为让他担忧的,是幸存士兵们那低落的士气。他们脸上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坚毅,被失败和恐惧笼罩。这种情绪的蔓延,无疑比兵力的损失更加可怕,因为它可能彻底击溃一支军队的斗志。

但最让林鸣觉得棘手的,却是那些近期才加入坤巽联盟的其他部落。他们虽然名义上已经成为了联盟的一部分,但文化和制度上的差异,让他们与联盟主体始终存在着隔阂。这种不和谐的融入,严重影响了联盟整体的战斗力。

联盟中原本的部落在基础建设带来的便利下,此刻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丁兴旺、繁荣昌盛,他们手中的部落物资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新臣服的千余个小部落,也有很多迁居在联盟的楼房之中,也为联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人数之众,令人惊叹。

林鸣在部队重组与补充的工作中,将千余个新臣服的小部落和原联盟中新征的兵员粗略统计了下,足有十万之多。这个人数足以整合出一个强大的大军,以前那种以小队、中队、大队编制的方式不再适用,他决定采用自己所处那个年代的部队编制。

他将这个大军命名为雍川军,雍川军分师、团、营、连、排和班组成的战斗集体,更容易指挥调动和计算兵力。

根据不同的兵种特点,林鸣精心策划了雍川军的重组方案。他将大军扩充为四个师,每个师人数高达三万人,分别为骑兵师、重甲步兵师、弓兵师和枪兵师。这四个师如同四根支柱,撑起了雍川军的战斗力。

为了更好地指挥和调动,这四个师又被进一步细分为十个团,每个团由三千名勇士组成。团下设有三个营,每个营一千人,这样一层层划分下来,每个连队就由二百名英勇的士兵组成。这种编组方式既保证了指挥的灵活性,又确保了战斗力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林鸣还对之前的驭兽兵进行了重新整合。他将这部分特殊兵种划分为六个独立团,每个团人数也是三千人。这些驭兽兵团包括驭象团、驭虎团、猞猁团、竹熊团、驭狼团和驭鹰团。

经过林鸣一番精心策划和细致安排,雍川军的战斗力终于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他发现士兵们的士气仍旧低迷不振,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沉重。他知道,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需要优秀的组织和战斗力,更需要高昂的士气来支撑。于是,他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大阅兵,以此来鼓舞士气,重燃战士们的斗志。

大阅兵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林鸣亲自督导,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妥善处理。阅兵场地选址严谨,既要宽敞平坦,又要有利于展示雍川军的威武形象,林鸣为此专门建造了一个混凝土阅兵广场,修筑了一个阅兵台。

场地布置也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任务,林鸣命令工匠们精心打造各种设施,以彰显雍川军的辉煌和荣耀。

终于,在期盼中,大阅兵的日子到来了。当天清晨,阳光洒落在阅兵场上,一片金黄。战士们身穿统一的钢甲,拿着发着寒光的铁制武器,整齐划排列在阅兵场周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