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李自成商洛山娶亲(1)102(2 / 2)

“我去和杨先生商量一下,对婚俗礼仪他比较懂。另外,我想请老黑出面,虽然他身体一直没有痊愈,但他比你大,是哥,如今父母不在,只能让老黑代表家长出面处理与女家的各种礼节。这些事你不用管,你就擎好吧!”

去寨中打听,顾君恩得知此女为本寨大户人家王员外的女儿叫王灵芝,这样的家庭要认真对待。他拉上杨鼎瑞在附近村寨遍防老人,探寻本地婚俗。经过两天的走访,他们了解到当地婚嫁习俗一般有“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明、呈叩”六个程序,简单说就是提亲、定亲和结婚三个阶段。首先,必须有媒人提亲,找什么样的媒人呢?

根据寨中人的指点,两人找到了王家楼村最能说会道的媒人高二嫂高巧嘴。高巧嘴拿眼瞄了一下两人带来的礼物——一斗谷子和红布包裹的五两银子,顿时喜笑颜开。但一听是王员外家的姑娘,笑容就没了,她张开她那两片薄嘴唇,为难地说:“两位先生不知道,王老爷子把灵芝姑娘捧若掌上明珠,多少后生求亲都没应承,我们本地还有一老理儿叫‘姑娘不对外’,俗话说得好‘门相当,户相对,金黏藜芯芯挠背背’,你们是外地人,况且又是……”她欲言又止。

两人知道她想说什么,互相递了一个眼色。杨鼎瑞面带笑容站起来一抱拳:“这位嫂子,老理儿要讲,但也要看情况。像我们大将军这样的条件,他王家几辈子能遇到?况且王家姑娘一直未嫁,不正是等待我家大将军吗,这是天定的姻缘!”

见高巧嘴仍然面露难色,杨鼎瑞继续说:“不错,我们是被官府称为‘流贼’。但是,你看现在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烽烟汹涌,这个明朝的江山以后姓啥还不好说,他朱家老祖朱洪武开始不就是个要饭的吗。我们李闯将英武盖世,手下文臣武将能人无数,‘乱世出英雄’,如果有一天我们李闯将坐了天下,这个小女子就算不是正宫,也会被封为娘娘。到那时,你们都是皇亲国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高巧嘴依然摇头:“这位先生,话是这么说,我也感激你们能看得起我这老婆子。不过,这两天身子不舒服,出不了门,你们这事怕不能去办。先生再找找别人,别让我耽搁了这件好事。”

一看她要推脱,杨鼎瑞连忙说:“这位大嫂子,你看你这儿离王家没几步道,屈尊您动动身,一小会儿的事。我们大掌盘子的说了,事成之后我们还有重谢。”

高巧嘴还要推脱,顾君恩站起来一瞪眼:“我们大将军仁德布于天下,威德服于四海,如果想讨婆姨,会是难事吗?”

他又转向杨鼎瑞:“我说不用这么麻烦,你非要折腾。咱们就应该按黑哥说的办,抬上花轿去接人,一了百了,看哪一个敢阻拦。”

一番话,吓得高巧嘴脸色煞白,忙不迭地说:“这位先生不要生气,你们这么看得起我,是我老婆子的造化,我尽力去办就是。”

高巧嘴犹豫了一下,欲言又止。

杨鼎瑞见状,宽慰她:“大嫂子,有话你就直说。”

高巧嘴说:“俺们这还有一个说法,‘单人不走路,好事成双对’,媒人要两个,一大一小,还得再找一个。”

“那你说找谁合适?”

“前街东头有个周婆子,我俩常在一起。”

“好,你去找她吧,谢媒人的钱物一样也不会少。”

高巧嘴长出一口气,又笑道:“常言道,‘媒不媒,酒三回’,二位先生的差事办好了,我这老婆子可亏大了。”

这时,顾君恩也换做笑脸回道:“谢媒酒好说,一会儿我让人给你送两小坛酒和下酒菜来。我们不会亏待你!”

三人又把需要办的事商量了一下,定好后,高巧嘴把顾杨二人送出门外。

把二人送走后,她长舒一口气,来到堂屋的供桌旁,取出三支香点燃,嘴里叨咕着勾下身子在月老脚下双手合十拜上几拜。她家堂屋里长年香火缭绕地供着一尊月老仙师像,每次出门说媒前,她都会上香请月老仙师保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