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张献忠、罗汝才被追剿(2)53(2 / 2)

把兵部尚书杨嗣昌找来问他有什么办法,杨嗣昌向上磕头,道:“万岁,援兵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勇卫营可当此大任。”

“勇卫营几千人能剿灭中原的流贼吗?”

“万岁您忘了,勇卫营在宣府能够对抗鞑子,去中原就能扑灭流贼的烈火。”

崇祯皇帝想想也是,只有动用京城的这支力量了,他点头应允。

这件事定了以后,他又问杨嗣昌:“卢建斗【1】走了,谁能担负五省总理的大任?”

【1】卢象升,字建斗,明朝人习惯用字来称呼一个人。

“万岁,两广总督熊文灿剿贼有方,他曾在福建巡抚任上招抚大海盗郑芝龙,到广东后又剿灭了海盗刘香,可担此重任。”

“嗯,还有本奏吗?”

“万岁,没有了。”

“下去吧。”

等杨嗣昌退出去后,崇祯宣大太监王承恩进来。这个熊文灿他不太了解,心想不能贸然下旨,他让王承恩派一得力之人去广东查访一下,看这个熊文灿怎么样。

第三节出色的勇卫营

在兵部的协调下,孙应元、周遇吉和黄得功带着以勇卫营为主力的万余兵力从京师急赴河南。不愧为京师御林军,一路上整支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当走到卫辉府时,卫辉府尹告诉他们流贼正在围攻郑州,请他们速去救援。

救兵如救火,三人一商量立刻分成左中右三路,齐头并进,分别杀向郑州城的东南北三个方向。

头戴凤翅金盔,身穿锁子金甲,腰挂有“守卫”二字金牌,手擎五米长矛的孙应元带着一千多京营骑兵,威风凛凛地直接杀奔郑州城东。此处小秦王白贵和混世王武自强正在指挥农民军攻城,忽听后边火铳声响成一片,白贵很诧异,附近没有明军啊,从哪儿冒出来的。他赶忙带着自己的亲兵往后赶,准备组织后队挡住上来的明军。

农民军在四处流动中,不断战斗,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京营兵冲上来时他们并不慌张而是有序地用火铳弓弩阻击,但对面明军身罩重甲,手举盾牌并不怕射来的箭雨和铁铅弹丸。夹在腋下的五米左右长矛被一根皮吊带吊在肩上,这样他们就可一手举盾牌一手扶着长矛进行冲刺。阻挡的农民军被他们一冲倒下一片,直冲白贵而来,白贵的亲兵们也身着重甲,看到危险,赶紧保着白贵向一侧闪避,但是还是慢了,许多人没闪开被从马上捅下去。白贵马快,跑了出去,恍惚中他好像看到明军长矛只是一个小尖头,不是平常使用的长矛。他知道这种矛叫透甲锥,专门对付重铠甲。

这帮明军身穿铁甲、面敷铁面罩、头戴红缨铁盔,身高臂长,勇猛异常,白贵知道碰到明军的精锐部队了,他派人去找混世王武自强,让他们撤出来。

孙应元他们的勇卫营是从东往西过来的,东面的白贵首当其冲。曹操罗汝才和整世王王国宁、托天王常国安在城南是进攻的主要方向,攻城正吃劲儿时,东面农民军跑得快的士兵过来了,托天王常国安带过一人,罗汝才仔细一看认识,是白贵手下的一个小管队衮山虎封雄。

封雄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罗掌盘子的,来了一拨辽军,我们抵挡不住,都下来了。”

“你怎么知道是辽军?”

“个个都高大魁伟不是辽人,就是宣镇的兵,反正都是大个。”

勇卫营选人时,专门挑个大、长得端正的兵,衮山虎封雄把他们认作了关外的辽东兵。

罗汝才赶忙让罗戴恩去传令,让所有攻城的几股人马迅速南撤。来不及了,勇卫营一千多重甲骑兵在副总兵黄得功的率领下,已经杀过来了。

黄得功外号黄闯子,是一员勇将,在明末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后来与高杰、刘泽清、刘良佐成为护卫南明的江北四镇之一。

一盏灯张有义的队伍在最外侧,见到明军杀过来,立刻转向迎着明军杀过去,两军一交手张有义的人立刻败了下来。这支明军杀到那里,那里的民军当即溃散。

就见前面一个头戴红缨凤翅金盔、身穿金锁甲、腰系金束带、手举钢鞭的明将,一马当先杀过来,罗汝才虽然没见过京营兵,但他听说过,一见这些明军的装束,意识到这支明军不一般,不敢与他们接战,带人扭身就跑。

黄得功紧追不舍,手中钢鞭不停地抡打马前跑得慢的流贼,整个鞭就像在血中浸泡过的,血顺着他的手流进袖口里,飞溅的血把胳膊上的护甲、胸前的护心镜、肩上的龙形吞口兽都染红了。换马又追了十多里,看着面前的流贼四散奔逃,胯下马也突突冒汗了,黄得功才收住人马。

顺着两条长长的山脊中间一直跑到汝州郏县,曹操罗汝才在部将杨承祖的劝阻下才停了下来,身边只有他、叔叔罗戴恩、杨承祖及自己的亲军,人困马乏,一斗金范鼎革带一些人出去找吃的,看到前面有一座大的坟丘前一个大石几案,杨承祖让人在几案上铺了一个宽大的坐垫,罗汝才坐下来喘口气。

歇了一会儿,慌张劲儿过去了,罗汝才左右打量发现这座坟丘旁边还有两座坟,坟前的石碑和石几案几乎一模一样。刚才跑得匆忙,没有细看,这一会儿顾上了,罗汝才回身看了一眼墓碑,碑上赫然刻着“东坡子瞻苏先生墓”几个字。惊异不已的他又仔细地看了看,没错就是这几个字,这原来是北宋政治家、大文豪苏东坡的墓葬,不用问其他两个坟墓是他的弟弟苏辙、父亲苏洵的墓了。他有点不敢相信,俱说苏轼是四川人,怎么爷仨都埋在了河南了?罗汝才听小时候私塾先生讲过苏东坡的《和董传留别》诗,对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印象深刻,当时的老先生为了鼓励他们这帮穷孩子努力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详细地讲过这首诗的意思,因此罗汝才从小就立志要金榜题名扬眉吐气。世事弄人,功名没有考取,倒做了“流贼”大掌盘子的,罗汝才苦笑一下。

在起事时,为了不连累族人,暴乱的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起了绰号,别人都起王啊、星啊或者龙啊虎啊,有点墨水的他记得有一首童谣“郑台复郑台,曹操今又来”,曹操,魏文帝,在历史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他幻想也能如曹操一样建功立业,所以就起了曹操的绰号,以致于多少年来被人们误解为奸雄。

其实,罗汝才在农民军中是大哥级的人物,在崇祯八年,农民军各部首领在荥阳会盟,十三家公推高迎祥为盟主,当时李自成和张献忠还是老闯王高迎祥的部将。当时提出13家联合作战的就是诨号'曹操“的罗汝才。罗汝才不但是明末农民军中能与李自成、张献忠相提并论的人物,而且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老前辈,当罗汝才驰骋天下之时,李自成和张献忠还不是独领一家的大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