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子午谷奇谋(1)36(2 / 2)

秦岭,华夏龙脊,一条横亘于中国版图中心的山脉,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它西结昆仑东连伏牛,以太白山的高昂之巅引领群山,以挺拔巍峨的西岳华山为其东部屏障。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山,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差别很大,因此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天,秦岭阻挡极地西伯利亚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区域,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自古以来,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两地相互往来,都要翻越险峻无比的大山,因此,人们利用山中天然的河谷、地势开创了一条条南北通道——这就是有名的秦岭八道。

秦岭八道分为北部五道和南部三道。

从汉中盆地到关中平原,从东到西五条道路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陈仓道和褒斜道之间还有一条短程栈道——连云道相连。

从汉中盆地到四川盆地从东到西三条蜀道分别是: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此外,在四川到甘肃方向还有条阴平道,曹魏灭蜀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子午谷讲的就是北部五道中的子午道。

第二节奇谋的由来

公元228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魏国,大将魏延提出由子午谷进兵夺取长安、潼关的建议,这就是“子午谷奇谋”的由来。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而《魏略》中记载比较详细,魏略曰: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是以诸葛亮率主力大军走褒斜道为“正兵”,魏延自己率1万人走子午道为“奇兵”。魏延“奇兵”的行军路线是“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当时蜀军驻扎在南郑、褒中一带,魏延部不走褒斜道(不进褒谷口),而是沿秦岭南缘向东,到达西乡子午镇后再向北进入子午道,走出子午道北口(长安子午镇)就到汉长安城附近了。走这样的路线,能够最大限度地隐匿行踪,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诸葛亮觉得此计太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所以否决掉了。

后世人对这个计谋褒贬不一,赞成与反对都有,甚至大部分人认为诸葛亮扼杀了这个旷世的奇谋!

不过,在1400多年后,明末农民军领袖闯王高迎祥亲身试过这个“奇谋”,但是,他失败了,落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第三节流动就粮

李自成等部在甘肃击杀曹文诏后,又回师陕西,连续攻破几个大的城镇,甚至连咸阳都拿下了,声势越来越大,明总督洪承畴所部官军只能暂时困守西安等重要区域。可是,陕西赤地千里,兵员人数大幅度增加,寻找口粮越来越困难。所以,从这年秋天起,闯王高迎祥决定自己和老回回马守应、八大王张献忠、一字王拓先龄、撞天王高应登等部几十万人东出潼关,进入河南,李自成等部为数不多的几支义军仍留陕西。闯王率队进入河南,绵延百里。史籍记载,民军“大队东行,尘埃涨天,阔四十里,络绎百里,老弱居中,精骑在外。”明总兵左良玉、祖宽两军相隔七十里,“遥望山头,不敢邀击。”

眼看总督五省军务的洪承畴连陕西一隅之地也穷于应付,在崇祯八年八月,朱由检任命湖广巡抚卢象升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等处军务,带领总兵祖宽、祖大乐、副将李重镇统率关辽兵和地方军兵联合夹剿,明确地划分了职权范围,“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升督剿东南。”

从崇祯八年底到九年上半年,以闯王高迎祥为主力的各支义军转战于河南、安徽、湖广,而后又折返陕西,与卢象升统率的官军大战两次,与洪承畴统率的官军大战三次。由于与卢象升部在江淮地区作战不利,于九年二月高迎祥率部西返河南,一度屯聚在登封、鲁山、南召山中。不久,会合闯塌天刘国能、蝎子块拓养坤部转入陕西兴安、汉中地区。

由于洪承畴带人此时在陕北与李自成等人作战,西安地区空虚,高迎祥想带领精锐穿过秦岭偷袭西安。

高迎祥与张献忠在汉中附近会师,不久就因粮食问题不得不再次分开。

农民军被称为“流贼”,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粮食问题。明末天灾连绵不断,刀兵四起,各地都受灾严重,农民军及裹挟的农民人数庞大,限于粮食的缺乏,不能在一地待太久。

高迎祥一心想再次返回陕西,他很念土,想在陕西能够有自己的一块地盘。张献忠希望能够到湖广地区,“湖广熟,天下足”吗。

张献忠带大队离开后,高迎祥一直考虑怎么从汉中穿秦岭进入关中。

他是陕西安塞人,对秦岭及以南陕西与四川之间的八条古道闻名已久,当然,他对三国时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也是熟知的。今天,历史把实现这个奇谋的使命,摆在他的面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