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逼死曹阎王(6)35(1 / 2)

曹文诏随雁形阵杀入农民军大队骑兵中,开始还所向披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身边骑兵不断伤亡。他也加入了战团,不一会儿,就捅死了几个农民军。

农民军骑兵明显有备而来,大部分拿着鞭锏锤瓜等对付重骑兵的打击类武器,还有一部分大斧,且人数众多,在酒精的麻醉下,人人高度兴奋,交起手来也勇武有力。经过短时间的搏杀后,他们开始发挥人多的优势,逐渐分隔开明军的重甲骑兵,使明军每个人身边的同伴越来越少。

“不能分散”,曹文诏闪过这个念头,他命令曹鼎蛟和身边几十个亲兵向着大股明军靠拢。

几十人向着农民军聚集最多处冲过去,冲入核心发现是曹变蛟带一百多人在圈里厮杀。救出曹变蛟,又从另一个包围圈里拉出蒋一阳,三人手下不足一千人了,厮杀时间也挺长了,需要换马,不然,顶着几十斤重的盔甲,重骑兵的马匹顶不住。

他们杀回刚才的出发地,大惊失色。哪儿还有轻骑兵和备用马匹,这帮流贼趁着混乱,把轻骑兵杀得不知去向,大部分重伤员也都惨死在流贼的刀下。看得出,刚才经过了怎样的肉搏战,遍地是尸体和受伤的人和马。

曹文诏在马上气得直哆嗦,他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也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从来都是他屠杀别人的老弱病残,这回轮到他自己!

农民军骑兵又冲上来,他们一拨拨的,一个冲锋接着一个冲锋,一拨过去,双方就倒下一片人。虽然农民军死伤比明军多得多,但是明军人数有限,这么消耗下去顶不了多长时间。关键是农民军看到了杀败曹文诏的曙光,这时都鼓足勇气,胆怯、观望的人也敢跟着大队冲锋了,人马越打越多。

不能再这样打了!曹文诏在冲杀中待曹变蛟靠近时对他说:“快带路,从北边小路杀出去。”

长时间的厮杀,曹变蛟也有点筋疲力竭了,一听叔父让从小路杀出去,立刻抖擞精神,喊一声:“随我来!”

他打马调头,抡槊砍倒两个贼人,带头向北冲去。

第十节“咬人”的一窝蜂

昨晚的老向导说,烟村往北的小路比较平坦,利于马队通过。曹变蛟辨识一下方向,带头杀向烟村方向的大川。

他从小随军,几年的军营生活养成了识别地形的习惯。曹文诏的军队虽然勇猛,但是也遇到过无数的恶仗、险仗,特别是在塞外与蒙古人和后金人交战时,常常处于不利之中,熟悉的地形能够使他们化险为夷。

一说猛人,人们习惯的反应是这个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曹文诏不但勇猛、嗜杀,而且智谋过人,不然也不会从小兵成为一个威震四方的人物。大将军不但有勇还要有谋,这个“谋”就包括对地形地物的利用上。

在开国上将杨成武的回忆录里,有一节是“林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就强调了地形对战场指挥员和战斗的重要性。主要意思是这样的: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对于敌情、地形、部队的情况和社会情况,要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间断。平时积累掌握的情况越多,越系统,在战时,特别是在紧张复杂的情况下,就越沉着,越有办法。急中生智的“智”,才有基础。……这样,在你死我活、瞬息万变的战斗情况下,可以比敌人来得快,争取先机,先敌一着,掌握主动,稳操胜券。

虽然在明朝冷兵器主导的年代,地形地物没有近代热兵器战争中那么重要,但是有时也能起到决定作用。在曹变蛟几年的历练中,曹文诏就经常教他识别地形、熟记地势、利用地形。曹变蛟养成了经过的地方,再回来时一眼就能认出,并知道该往何处去的能力。

他领头冲入往烟村去的大川,告诉方茂功沿着大路一直向北,就能突出重围。他不放心曹文诏,拨马回来,看到曹文诏在亲兵地簇拥下已经进入大川通道,才放心地回头去追赶方茂功。他这一停顿,救了自己一命。

烟村方向道路平坦,是农民军重点把守的方向。李自成昨晚与各大掌盘子的商量分派人手时,把回来不久的刘九思和比较稳重的米闯将米进善派到两山梁之间的烟村据守,告诉他们“如果能困住曹文诏,烟村道路就会是他的逃生之路。守住烟村,曹文诏必败,成败在此一举。”

两人昨晚一到这,就逼着底下人在两梁之间狭窄处挖掘大沟。天明前挖不出来,要按“十人抽一”的惯例杀掉中签的人。好在黄土平川里土层厚,没有坚硬的大石头,在底下人拼命地挖掘下,所有沟段早早的就挖好了。刘九思还亲自沿沟走了一圈,不断用手中棍子抽打挖沟的人,让他们再加深加宽。他是被曹阎王吓破胆了!

他的二弟贼手步小六拿来几个六角形桶状的玩艺儿,桶中间不是空的,而是密布排列均匀的一个个孔洞。他给米进善看,米进善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啥玩意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