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火烧凤阳(3)29(2 / 2)

张献忠听戏听得正入神,忽报李过求见,就责备报事的李定国:“一个李过,你打发了就完了,还让他来烦我!”

李定国回到:“父帅,李过拿着闯将的拜帖,非要见你。”

张献忠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李自成算什么东西,让李过等着!”

等这一幕戏唱完了,又看了一幕,才让李过进去。

李过有求于人,耐着性子等了半个时辰,李定国才出来请他进去。他走到张献忠面前行了礼,把李自成的拜帖呈上去。

张献忠只看了一眼就挖苦说:“肉都让你们吃了,兴国和可望损失一千多人,才得到这个戏班子,你们又来要走?”

李过一听,就知道张献忠对这次打凤阳,两边的主攻方向有意见。不过,打凤阳富裕的北部是孙可望极力争取的,他们得了便宜还卖乖。

就对张献忠说:“八大王,打凤阳北边是兴国和可望两个老弟挑的,俺们也损失了不少弟兄。”

张献忠戏谑地瞅着李过:“过儿,听说你打仗很猛,是一员虎将,号称一只虎,咱佩服你。不过,咱们规矩还是要讲的,在我这儿可不能乱了辈份。”

李过一听,知道张献忠以长辈自居,随口答道:“您说得对。”

张献忠继续说:“我跟高迎祥是拜把子兄弟,你是自成的侄儿,那你叫我儿可望什么?”

李过一听这气大了,古人讲究礼数,不过在农民军中,都是以兄弟相称。只有谦卑的人,才按辈份称呼对方。称呼什么无所谓,农民军中没人细究这些事情。

这时,张献忠见李过沉吟不语,又追问道:“你该称呼兴国、可望什么?”

李过脸都白了,不过还是碍于情面,大声说:“兴国大【3】,可望大。”

张献忠一听,裂嘴笑笑:“这就对了,李闯将没资格跟我称兄道弟。”

说着,就把李自成的拜帖扔下来。

李过再也忍不住了,大叫道:“八大王,按你说的,俺尊称你一声‘爷’!你这是‘爷’该干的事吗?不就是一个戏班子吗,爷我还不借了!”

说着扭身便往外走,艾能奇这时正站在门口,一听李过在张献忠面前敢自称爷,拔出刀挡住了李过的去路:“你再嚷一声!”

李过用手推开艾能奇,大步走了出去。

李过回来后,当着李自成的面发了一通脾气。刘宗敏等人一听有这种事,当即暴跳如雷,大吼:“孙可望这孙子死求白咧地要打北边,他们也得了好处,现在倒来倒打一耙!补之,走,我门跟你去找张献忠评理!”

顾君恩这会儿正与李自成闲聊,赶紧站起来,拦住他们:“都是一家人,别伤了和气。”

李自成也说:“不借就不借吧,说那些闲话蛋话干什么!皮虎、三坨、捷轩、补之你们也不要生气,张献忠总是那样阴阳怪气的,就是那么一个人,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两人好不容易把这几个人劝住了,拉着几个人继续喝酒。

几个人又喝了一会儿,都说酒足饭饱,纷纷离去。等众人走后,李自成气哼哼地说:“顾先生,你看张献忠说的是什么话,这样的人能与他共事吗?”

顾君恩点点头:“张献忠太狡诈,不能共事。但是有高闯王在那儿,我们不好说什么。”

李自成压低声音说:“顾先生,我一刻也不想与这样的人为伍了,也早就想自己带队伍去闯一闯。”

顾君恩也赞同:“想出去就早一点,别太迟了。”

“那你看我该怎么对高闯王说?”

顾君恩想了想,对李自成耳语一番,最后对他说:“你可得把我带走啊,咱们在一块儿。”

李自成答应:“先生放心!”

第二天,李自成就对高迎祥说:“下面盛传卢阎王【4】已带大军来讨伐凤阳,我想带队先到宿州附近,挡一挡卢阎王的锐气,等局势稳下来,再归队,不知舅舅可否应允?”

高迎祥也知道卢象升在崇祯的催逼下正带领精锐人马赶来。

因此,赞同说:“也好,要不要再派一支人马协助你。”

李自成赶紧说:“不用。舅要是不放心,可以把顾先生给我,有什么难事,也可以商量商量。”

顾君恩学识渊博,对历史很精通。跟顾君恩在一起,高迎祥学到了不少东西,有点舍不得。但又一想,李自成人单势孤,让顾君恩在他身边出出主意也好,就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李自成与顾君恩点齐八队人马,向北而去。

张献忠在李过走后就把这件事忘到一边去了。这两日下边哄传,卢阎王带一万人马正在赶来,与高迎祥一商量,咱也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

注释:

【1】老坟:祖坟。

【2】石像生:帝王陵墓前安放的石人、石兽。

【3】大:陕西方言,父亲的兄弟,伯或叔的意思。

【4】卢阎王:卢象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