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火烧凤阳(1)27(1 / 2)

第一节荥阳大会

崇祯由洪承畴代替陈奇瑜任五省总督,洪承畴督率曹文诏、贺人龙、张天礼几个总兵对农民军赶尽杀绝。特别是曹文诏,为人凶悍,带领一千多铁甲骑兵就敢突入农民军阵营,杀得农民军丢盔卸甲。

高迎祥和张献忠各股被撵得到处跑,后来两人一合计,还是应该合起兵来,抱起团来,人多势众才能对抗明军。他们给分散的十三家三十六营下书,定于七月十二在荥阳聚会。

七月十二这一天,几十万的农民军汇集到一起。十三家共同推举高迎祥为盟主,高迎祥也自称古元真龙皇帝。

洪承畴正愁找不到农民军主力,他们聚到一起了,这一次有了目标。他调集十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向荥阳围拢过来。

这一下农民军又慌了,官军围上来了,怎么办?

高迎祥召集各家商议对付办法,在乱哄哄的会议上,吵成一片,大部分掌盘子的主张赶快跑路,省得被官军一网打尽。

李自成一看这个局面,“霍”地站起来,大喊:“各位掌盘子的,咱们合起来有几十万兵马,就是站在这让他随便杀,也得杀几天。我们手里的家伙是吃素的吗?只要大家把力量合起来,就不怕他!”

李自成停一停,看了看大家的反应,接着说:“据探马报来的消息,官军总共也就十万左右,俺们是他们的几倍,只要同心协力,就能对付他们。”

大家一听李闯将的一番话,都认为有道理,现在力量强大了,不能再让官府随意驱赶了。

高迎祥看看李自成:“怎么抵挡明军,你有什么想法?”

李自成马上向各位掌盘子的拱拱手,提出分兵定向,四面出击的策略。

大家一听,想法挺好,但陕西方向的官军是曹文诏和贺人龙的兵马,谁都害怕,没有人乐意去。

高迎祥一看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提议用抓阄的办法解决。

抓阄的结果是格嘹雁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抵挡川、湖兵,横天王王子顺、混十万马进忠抵挡陕西兵,曹操罗汝才、过天星张天琳扼守黄河,高迎祥、张献忠以及李自成等攻击东方,老回回马守应、蝎子块拓养坤往来策应。陕西兵精锐,再派射塌天李万庆、改世王许可变协助去抵挡。凡是各营所攻取的城邑,财宝、粮食大家共享。

杀出包围圈,农民军忽而向东,忽而向西,躲过兵部尚书吕维祺的阻拦,在崇祯七年底大批农民军进入了河南,主力向豫东南和皖北方面发展。崇祯八年正月上旬,高迎祥率农民军经河南汝宁府向东进入安徽,正月十一张献忠率部攻克颍州,抓住原兵部尚书张鹤鸣,张献忠问也不问,直接让人把张鹤鸣推出去砍了。

高迎祥进驻颍州,与张献忠商量下一步向何处去。

张献忠不紧不慢地说:“高闯王,已经到了安徽,咱们就到朱重八的老家逛逛!”

高迎祥有些疑虑:“这样是不是动静有点大?真要把凤阳折腾一遍,崇祯小儿可就盯上咱们不放了。”

“那又怎样!给龟儿子折腾个底朝天,让他睡觉都不得安生。”张献忠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高迎祥想了想,既来之则安之,点点头。

第二节中都凤阳

统一天下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毕竟是农民出身,他恋乡恋土,还想在家乡生活。有一天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在早朝后,留下几个老臣,商议建都之地。朱元璋说:“临濠府【1】前面有长江后面有淮河,两道河可以据为天险,河道还可以将南方的稻米和茶盐运过来。朕想在此建一都城,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善长与胡惟庸等出身淮西的功臣,临濠也是他们的老家,因此都很赞成。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颁布诏书敕建临濠都城。临濠府内有一座凤凰山,山体不高还连接着一片连绵的丘陵,整体大致呈弧状。朱元璋让风水大师看过,认为山体怀抱之处是风水宝地,因此把都城城址选在了凤凰山之南。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后来朱元璋干脆把这个地方改叫了凤阳。

凤阳皇城位于临濠老城西北部,淮河南岸海拔20米的高地上,东起独山东麓,西接马鞍山西麓,南至老人桥,西南伸出凤凰嘴山南坡,北抵现今的京沪铁路。

李善长调集全国数以万计工匠、民夫,开始动工营建,六年后停工。明中都皇城占地面积达到50多平方公里,分皇城、禁苑、外城三道城,皇城住朱元璋的子孙等皇族,禁苑住王公大臣,外城是普通百姓的聚居地。

中都凤阳是中国古代最豪华富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它的规划遵循《周礼·考工记》王城制度,布局严格遵循传统的对称原则,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规划严整,布局紧凑,高低有序,功能完备。皇城墙体及各宫阙建筑构件镶嵌白玉石雕,刻工精细,形象优美生动。一重又一重的宫墙、层叠的宫阙楼宇和庄严华丽的道道朱门,将皇权的威严托举到了顶峰。它上承唐宋,下启明清,成为北京故宫建设的蓝本,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人文价值。

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里抢班夺权登上了皇位。刚登基,礼部尚书李至刚向他提出改北平为北京的建议,自觉心里有愧无颜面对老爹南京故都一切的朱棣当即恩准。明中都这座都城,对朱棣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少年时代的他,曾两次祭祀凤阳皇陵,看到了营建明中都的工程。青年时代,他在凤阳居住了四年。称帝后,又四次路过凤阳,亲自祭奠皇陵。明中都的规划布局及建筑,都给朱棣留下深刻印象。

朱棣以武力从皇侄手中抢来帝位,按封建宗法制度,此举为篡位,违于礼制。所以虽皇袍加身,但底气不足的朱棣,在遵循祖制方面做得头头是道,不留破绽。《明会典》说:“营建北京,宫殿门阙悉如洪武初旧制”,北京故宫的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等都仿照中都凤阳,不敢越轨。

凤阳这座皇城就是北京紫禁城最早的蓝本,可以说北京故宫是中都凤阳皇宫的翻版。不过,朱棣在他老爹的基础上,把气势稍微收敛了些,将紫禁城占地面积减少了12万平米,宫殿的规格也相应缩减,还舍弃了大量精美的木石雕刻,现在的北京故宫就是当年明中都皇城的减配版。

注释:

【1】临濠府:朱元璋的家乡,元朝前叫濠州,洪武元年改为临濠府。现安徽凤阳。

第三节破凤阳焚皇陵

几个人有意去破凤阳,高迎祥问旁边的顾君恩:“我们到八公山有多远?”

顾君恩答道:“王驾,八公山离我们有二百多里路。”

高迎祥粗略地一算,对张献忠说:“敬轩老弟,咱们酉时出发,辰时就能到八公山。在八公山里偃旗息鼓眯一觉儿,晚上再派人出发打凤阳,怎么样?”

张献忠一咧嘴:“还是你高闯王老谋深算!”

当天晚上八点多,趁着天黑,农民军从颍州向东直奔八公山。

在马上行进过程中,大部分兄弟都在打盹,高迎祥想着打凤阳的事,没有睡意。但是,想半天理不出个头绪来,索性不想了,他回头对正在马上打盹的顾君恩说:“顾先生,别睡了。”

自从摆脱车厢峡之困后,高迎祥就将顾君恩带在身边,在大事上经常听听他的意见(杨鼎瑞负责中军老营事务,比较忙)。

顾君恩一听高迎祥叫他,赶紧正正头上的方巾,催马紧走几步,来到高迎祥的身边。

“王驾,您叫我?”

高迎祥眼睛仍然盯着前方,尽管天黑前方什么也看不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