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曹国公出场47(2 / 2)

所以在他心里,官职降一品就够了。

但是对于耿炳文,他虽说还没明说,但这一次召回来,就直接让他回家养老已然成了定局。

没把长兴侯的爵位给剥夺了,朱允炆觉得已经算是便宜他了。

“陛下,耿炳文之子不是随军出征了吗?臣听说他也是多次主战,不如让他带父在阵前做了主将,直接带兵奔着北平?”

“哼,我大明难道就没人了吗?他才几品官职?阵前何以服众?”

一连着几个开口,但他们的举荐都被朱允炆给否了。

这一来一回的,又是过了一个时辰了,有些老臣的腿已然有些发抖了。

他们都意识到,朱允炆肯定是糊弄不了了。

不推荐出一个有身份,还有能耐的人,他一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耿炳文的这两次失败,虽说面上看着难看,但好在并未真正改变双方实力上的差距。

这个时候真的换上一个不错的主将,还是不耽误事的。

到了这个当口,他们终于看到了朱允炆的决心,也终于开始认真思虑主将人选了。

“陛下,臣以为,若是想找一个正值壮年,又有能耐,又能在阵前压得住众将士的人物,举国上下,非曹国公不可了!”

这话,最终还是从黄子澄的嘴里说出来的。

其实众多老臣都明白,如今的朝堂上虽说没什么像样的武将。

但有能耐的人,还是不缺的。

对付朱棣,最为靠谱的人,莫非徐达的公子徐辉祖了。

但徐辉祖和朱棣的这个关系,让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把他说出来。

徐辉祖此事也正站在群臣之中。

他对于朱棣造反,心中也是早已做好了大义灭亲的准备,但也是因为自己和徐妙云的这层关系,从未自荐。

黄子澄举荐了曹国公李景隆之后,一直阴沉着连的朱允炆终于露出了一丝肯定的神色。

徐辉祖远远看去,只是低下了头,暗自叹息了一声。

他明白,一向善于揣测朱允炆意图的黄子澄,这一次又猜对了。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嫡子,李文忠已死,他自然也就是如今的曹国公,再加上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嫡亲外甥,朱标朱棣的表兄弟。

这李景隆自然就是和朱允炆同辈,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表兄弟。

这边朱允炆还没表态,但一众文臣已然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陛下,臣复议!曹国公洪武年间便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深得先皇夸赞啊!”

“不错,曹国公正值壮年,又刚刚处置了周王谋逆之事,让曹国公亲自去平叛,那定当是旗开得胜!”

众多文官,还没等朱允炆开口,就好像是要把此事定下来了一样。

徐辉祖一直看着自己的脚尖,没有说话。

他明白,不论是自己,亦或者是郭英,再或者是洪武末年屡立战功的宋冕,无不比李景隆不知强了多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