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边缘艺术家_分节阅读_第17节(1 / 2)

  两老头都是臭棋篓子,在外面都没老头带他们玩,只能搭伙在自己的院子里下棋。

  “立安回来了,最近干吗去了,晚上去我那喝两杯啊。”李大爷看到陈立安后,顺势把棋盘一抹笑呵呵地问道。

  原本胜利在望的齐大爷气的吹胡子瞪眼:“你个老东西,下不过就玩赖是吧!我以后再和你下棋我就是狗!”

  李大爷淡定地端起茶壶喝了一口,完全不在意齐大爷的赌咒发誓,当狗又不是一回两回了。

  陈立安不想卷入两个老头的战争,连忙说道:“我前段时间拍电影去了,晚上就不去了,太麻烦您。”

  “二位大爷,我回屋了,您二老继续下。”

  说完,陈立安就走了,不然师父非得拉着自己评理。

  回到自己的房间后,陈立安嗅了嗅鼻子闻到一股霉味,就把门敞开着通风散气。

  墙上挂的挂历还是三月的,现在都已经是六月了。

  陈立安把挂历翻到六月,看着挂历上的模特忍不住一乐。

  这不是人间精灵周公子嘛,一想到过段时间就能在花月剧组见到真人,陈立安就忍不住拿起相机随手拍了一张挂历上的周迅。

  拍完之后,陈立安就开始打扫卫生了,忙乎了二十多分钟,陈立安掏出一本小说读了起来。

  小说的名字是《花影》电影花月的原著小说,只不过作者叶兆言在看完电影后,痛骂了程导一顿。

  直言自己的这本小说并不算好,但是花月更差!

  啧啧,大导真是惨,电影上映后被原作者骂,上映前还和编剧之一的王安忆闹的不愉快,要不然也不会找舒琪去救场。

  哦,对了,程导还和制片人闹翻了,两人再也没合作过。

  王安忆后来也忍不住吐槽程导太过于自我,嗯……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也吐槽来着,直言程导最好的两部电影正是他没有参与编剧的。

  其实这部电影在陈立安看来并没有那么差,只是程导加了太多个人的想法,失去了底层的逻辑。

  用一句话来说,程导永远基于自我表达,追求表意而忽视逻辑,沉浸在自我编织的梦境里,对观众的观影需求缺乏感知能力

  这话是谁说的陈立安已经想不起来了,不过觉得他说的很对。

  陈立安其实也不是很在乎花月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只是挺喜欢里面的人物,扭曲又矛盾。

  所有的人物都是丑恶的,变态的,看不出任何的美好。

  陈立安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从心底来说,他也认为人性本恶,善良才是后天的,是教育出来。

  而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在接受善良教育的时候都没有学的太好,所以人才会矛盾才会变得可爱。

  平日里再善良的人,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戾气丛生。

  对于自己即将要试镜的这个角色,也是陈立安在这部电影中第二喜欢的角色。

  名字很有意思,叫中秋,千金大小姐的仆人,后来被大小姐认作弟弟,一直守护着大小姐做家主,后来大小姐病了,自己就担起责任当了家主。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励志?

  实际上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变态养成记。

  陈立安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花影》看完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小说的确比电影要强一点。

  只是中秋这个人物不太好琢磨,陈立安没在大户人家当过仆人,也没爱上自己的大小姐,更不是变态。

  最主要的是中秋这个人物一开始真的把大小姐当做的亲人的,只是后来尝到情欲的滋味后心理变态了。

  想要演好中秋,得好好揣摩才行,陈立安仔细地回忆着电影中的剧情,又把小说里的人物形象代入进去。

  干姐姐咱没有,好姐姐还是有的呀,最重要的是人物情感上的突破,而不是禁忌的欲望。

  毕竟陈立安不想去德国骨科……

  中秋对自己的大小姐玲珑,从守护,到心痛,再到扭曲的占有,最后得不到就毁掉。

  并不复杂但是很扭曲的情感变化,情和欲毁灭了中秋,也让他成长了。

第22章 姐姐和弟弟

  十字街头,人来人往,黄毛小儿,性情刁顽,十分烦人!

  “小孩!告诉我你家住哪,我就放过你。”陈立安手里提溜着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问道。

  在陈立安的脚边还散落着一个残破的大卫石膏像,大卫瞎了的一只眼睛上还钳着一块红色的碎砖块。

  小毛孩脚都不沾地,但是气势上依旧不肯认输,瞪着圆圆的眼睛看着陈立安。

  “你不服气是不是?你把我东西砸坏了,你还有理了?”陈立安气的用手使劲的在小孩的脸上揉来揉去。

  “昂!谁让你调戏我姐的!臭不要脸!”

  小毛孩仰着头任由陈立安把自己齐刘海揉成鸡窝头,倔强的模样可爱的紧。

  陈立安转头朝着身后的画材店看过去,透过玻璃门狭小的缝隙,看到坐在里面发呆的小姑娘。

  刚刚留电话的画材店老板,原来是他姐姐啊……

  人小鬼大的小毛孩,这么小就知道维护姐姐了,陈立安笑着把小孩放下来,然后弯腰小声地对他说:“你把我东西打坏了,我还要去找你姐买,你能怎么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