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修道士68(1 / 2)

埃洛希姆和厄洛斯没有理会那群鬼卒,已经到了前往下一层的石桥了。

埃洛希姆带着厄洛斯离开了这第五恶囊,在教堂里就同圣徒在一起,在酒馆里就同酒鬼在一起,在这贪官污吏之囊,只能就跟鬼卒在一起了。

而且这谗言献媚的鬼卒,和这该死的贪官污吏一样,埃洛希姆一秒也不想在这多待了。

直接趁鬼卒们还没反应过来,就消失在了第五恶囊。

在去往第六恶囊的路上,厄洛斯突然问道:“埃洛希姆,你还记得刚刚他们提起的修道士吗?也是信仰上帝的?”

“修道士?他们就是信仰上帝的和尚。”

埃洛希姆开口解释道:“修士修女,其实就是基督教中选择出家修道这种生活方式的信徒,他们需要遵循教会所制定的修道制度。”

“最早被广泛认可的修道士,大概可以上溯到公元3、4世纪,被后人称为“沙漠教父”的那些隐修士。”

这个阶段,正是基督教早期最剧烈的一个转型期。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康斯坦丁大帝颁布了宗教自由的《米兰敕令》,给基督教这样一个奋斗了300余年的地下黑宗教赋予了合法地位;此后到了公元380年,基督教更是被迪奥多西皇帝一手捧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什么叫国教?国教就是皇帝认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应该信仰的宗教,你不信也可以,那可就说不好沦为几等公民了,有意见,滚出大罗马帝国啊!大西洋也没加盖不是?

于是,很多人出于现实的考虑或者赶时髦的心态皈依了基督教,可这样的新流量能懂个啥?

而且,飞上权力枝头的教会也变得愈发世俗化,不复地下阶段的“圣洁”——苦了这么多年,兄弟们终于有机会腐败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特别虔诚的信徒一想,这不行啊!他们决定守护信仰,效仿先贤施洗约翰,也效仿耶稣退至旷野接受魔鬼试炼的传说,退居大漠离群索居。

所有能给感官带来幸福快乐的活动比如丰衣足食啊沐浴更衣啊天伦之乐啊男欢女爱啊统统弃绝,只要能最基本活着就行,全部精力都应该放在对灵魂、灵性的追求上——在一个无需用殉教牺牲来证明信仰坚定的时代,要当最高级的圣徒,恐怕就要看谁过得更苦、谁对自己更凶残了。

“真的有人能做到吗?”厄洛斯不太相信,一路上她见到太多罪人了,各种各样的,这种真正的信徒,真的存在?

埃洛希姆回答道:“当然存在了,最早的隐修士,是埃及底比斯的圣保罗(PaulofThebes,227-340)。”

“据说这位保罗圣徒16岁时奔赴大漠,住在一个洞穴里,以周围棕榈树的树叶为衣,果实为食。”

“后来在他43岁时,出现了一只神奇的渡鸦,每天都飞来衔给他半个面包做给养。

“就这样,他在洞穴里又生活了将近一百年,静观内心。基督教神学家圣哲罗姆后来为他做传,记载了他这段不平凡的隐修传奇。”

厄洛斯诧异地说道:“渡鸦?赫拉,阿波罗,还是宙斯派来的?”

赫拉作为婚姻女神,尊崇“一夫一妻制”,而渡鸦刚好终身就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在赫拉身边也有一只渡鸦。

渡鸦又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神鸟,也是宙斯身边的眼睛……这个虔诚的信徒究竟感动了哪个神,才会派出渡鸦帮他。

埃洛希姆开口说道:“应该是阿波罗吧,我也不知道那个时候究竟是谁默默帮助了他。”

“他只是最早的修道士,最出名的修道士另有其人。”

厄洛斯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还有最出名的修道士?

埃洛希姆开口说道:“最有名的“沙漠教父”,是埃及的圣安东尼(St.AnthonytheGreat),他被后人称为修道运动之父。”

“他的一生真的是波澜壮阔,传说他年纪轻轻就把万贯家财都捐了周济穷人。”

“然后先是在家附近修道15年,后来找到一个废弃的碉堡——简直太合适与世隔绝了——把自己锁在里面25年,靠友人每年两次送来的面包,和院里的泉水为食。”

“而在这25年里,厄洛斯,你猜他做了什么。”

厄洛斯回答道:“每天虔诚地信仰上帝?”

“不对,这安东尼也是个人才,首先是默想自己的罪、神的诫命和指示,然后……就是和魔鬼的诱惑作斗争了!”

“和魔鬼做斗争???”厄洛斯有点懵,他不是上帝的信徒吗?按理来说,上帝肯定不会坐视自己的信徒被魔鬼诱惑,走上歧途。

埃洛希姆肯定地说道:“没错,安东尼饿得不行时眼前浮现的山珍海味,是魔鬼用来诱惑他破功的,同时绝色美女出现在安东尼身边。”

“为什么魔鬼要这样?”厄洛斯不解地问道。

“因为安东尼的灵魂足够珍贵,魔鬼和上帝这是在互相争抢他的灵魂,所以上帝也出手不了,只能靠他自己选择。”

听完埃洛希姆的解释,厄洛斯也懂了为什么上帝不出手。

埃洛希姆继续说道:“安东尼人缘还挺好的,当他隐修25年,天天大演特演奇幻大片后,朋友们居然还没忘了他。”

“而且担心他身体的安危,强行闯入了他的碉堡!”

“大家本以为会见到一个形容枯槁马上要挂或者已经挂了的宗教狂热者,结果安东尼一点事都没,还和大家打招呼的安东尼居然比25年前还要精神帅气!”

“大圣人安东尼,他顶住了魔鬼的诱惑!什么美食珍馐财宝美女满天神佛,安东尼全都扛住了没被拿下!还活着,这就是圣灵的眷顾,神与他同在的最好证明啊!”

这不是奇迹,还有什么是奇迹呢?

“大家纷纷为其折服,一下子就把安东尼的事迹传遍了朋友圈——安东尼就这样,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