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降落RF六(1 / 2)

飞船在距离RF星六千亿公里处投掷了最后一枚浮标,这是回程的唯一航标,过虫洞后不能与地球进行任何联络。

在五千亿公里处,众人感觉到稍微一后倾,就像高铁列车突然加速一样的感觉,飞船被RF星的引力吸住,已经进入星系。

志远在屏幕上数着亮点有十二颗,还有四颗背对着飞船方向,目前还看不见光亮。

RF星系里的行星跟太阳系一样,都在同一轨道面上围绕着RF星公转,但其轨道面与太阳系的黄道面有30度的夹角,是远距离向上、近距离向下的正夹角。银河系里所有星系里的行星都在同一轨道面上围绕着母星公转,所有恒星几乎都在同一轨道面上围绕着黑洞公转,这也是万有引力决定的,只有这样星球间的引力才能找到平衡点。

此时RF星像白色的乒乓球挂在屏幕上,比在海王星上看太阳略小一点,从引力范围与距离看大小上判断,它应该有太阳的三倍大。

飞船不能沿着RF星系的黄道面进入,它的石头层与蘑菇云肯定比太阳系厚且稠密,偏离黄道面也容易迷失方向。

RF星系的生命带在五、六、七上。志远观察着屏幕上的十二颗亮点,最近的一颗距离RF星有四亿公里左右,认为不应该是RF一,最远的一颗距离八十亿公里,认为也不应该是RF十六。

现在的问题是先进入哪个星球?五六七都在屏幕上,五在RF星左边、六在正右、七右上方。

金晶建议飞船从RF七外侧进入其轨道,绕行一周勘探是否进入大气层,不行飞RF六,还不行直接飞跃RF星到RF五?她是从距离与航行便利上做出的选择。

精细建议先进RF六,调出照片解释。这些照片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拍摄的,最后一张是在海卫一雷达站上升空前三天拍摄的。从日期与五六七所在位置证实,五公转速度最快、表面温度有可能过高、大气层也可能稀薄,七公转速度过慢,有可能质量过大、大气稠密压力大,只有六最合适。

众人认为他分析的有道理,此时飞船正对着RF星,金波命令转向,对准RF六进入轨道。

五天后飞船进入RF六轨道层,并在一万公里处围绕着其公转。云雾下一颗绿色星球隐约可见,大小是地球的三倍左右,从绕行速度测算质量是地球的2倍,大气层的厚度是1.5倍。南北两极都有冰川覆盖,证明上面一定有丰富的水资源。轴线与黄道面夹角80度,说明没有四季,最多只有两季,而且温差相差不会很大。

志远观测完后惊喜,RF六的自身条件比地球完美,除了南北两极不适合居住外,两回归线覆盖面积非常宽广,是一颗四季如春的星球,其实不然这仅是表象。剩下的是表面温度、水资源与大气成分的检测,金波命令进入大气层、降落RF六。

飞船进入大气层平稳飞行后,离开赤道向南飞行。屏幕上的画面令人惊叹,山川河流密布、湖海表面平静无浪无涌,整个地表几乎都被森林覆盖,仿佛人间仙境。大气温度36度、1.5个大气压,成分测试氮气70%、氧气29%、二氧化碳0.6%、氢气0.3%,空气成分非常纯净,没有地球大气层的污染气体成分。

飞行中没看见建筑、烟雾、火光等人活动的迹象,小艺认为应该没有人类,否则二氧化碳含量不会这么低,是老天爷早就给地球人准备好的家园,唯一的遗憾是大气压力过大。金晶认为不足为虑,通过科技手段可以降低,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外星人省去了很多麻烦,早知道就不用带大大小小的激光炮了。

降落前连做三个起降动作,推力测试显示重力是地球的1.6倍。以后在这里生活走路有点困难,上了八十岁的老人肯定步履更蹒跚。此时降落地正值正午,RF星在头顶绿光灿烂,大小是地球看太阳的1.5倍。

飞船停稳后放下舷梯,精细正准备开门出舱,却被小艺一把拉住。

“等等。”

“穿着衣服怕啥?”

“先把猫放下去看看再说。”

金波与志远觉得有必要,示意英丽去抱猫。志远找了篓篓、绳子和定位器。英丽抱着猫磨磨叽叽地回来,心里有些舍不得,不知道外面啥情况,猫出去有可能要死。

金波说:“你别磨叽了,快点。是猫命重还是人命重?”

英丽问:“猫还回来吗?”

志远嫌她啰嗦没回答,把猫放在地面后,众人通过摄像头观察着它。猫从被放进篓篓里到现在一声没叫,落地后抬着眼望着飞船一动不动。它内心肯定在犯着嘀咕,这是咋回事,身子一会轻的要飞、一会重的走不动?

英丽问:“猫咋不叫呢,该不会成哑巴了?”

金晶说:“咋会嘛,我们都没变成哑巴,它更不会。”

英丽又问:“它咋一动不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