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联络海卫一(1 / 2)

根据既定的程序,飞船要在这进行一些列操作,除了联络海卫一还要投掷浮标与确定航程。

“进入模式化航行。”

“回归黄道面。”

金晶点击屏幕出现各种选项与数据,根据垂直下发的总流量显出的爬升高度,将数据输入后点击下降。

“航速100。”

主发关闭的同时尾下与前置发动机自动喷火,飞船开始下降也在减速。达到数据值后发动机自动熄火,飞船以极低的速度静静地飘浮在黄道面上,尾部正对着太阳。

“关闭防护罩。”

“投掷浮标。”

飞船肚子下的舱盖打开弹射出浮标。进入虫洞前通过浮标与基地联络,同时也是回程的航标。

“航速1000。”

“前发总流量10000点火。”

金晶将数据输入,前置发动机点火,航速值开始下降,喷火流量达到10000后自动熄火,航速显示600。

“后主发总流量10000点火。”

飞船又开始加速,航速值900发动机熄灭。

如果没有了太阳引力,航数值应该回归1000。数据表明太阳引力在这仅减弱了10%,在海王星上测量的数值是960。根据引力数据的变化,志远测算出太阳引力应该在两千一百亿公里范围内,现在航行了近一百亿公里,航程还有两千亿公里。

金波对志远表示自己的操作完成,该他表演了,将指挥权交给他。志远早计算好了,戚发提供的数据是当时雷达站所在的位置坐标,35874是垂直黄道面的高度,根据海卫一公转与自转轨迹,早计算好了它现在所在的位置。

“航速100。”

“升高25600米。”

“左转1.86航行10000千米归位,完成。”

众人赞叹太熟练了,志远说路上跟珍妮丰富了很多细节,轻车熟路。金晶说他俩都在用小艺的技术。金波听后心里愧疚,没她的发明在这茫茫黑暗的宇宙中,寻找测量站比大海捞针还难。

“打开激光通讯,左右0.5度给信号。”

飞船尾部上方的小舱门开启,激光探测装置伸了出来,一束激光带着两人的心率射向雷达站方向。

吴波与珍妮十三点多降落海卫一。

这里比海王星气候还恶劣,温度更低、空气稀薄、氮冰川林立,白天能看见间歇泉喷发着各种气体,重力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稍微刮风人会被吹倒。

飞船停在雷达站旁,此时正背对着太阳三更半夜二级风力。俩人从飞船上下来,深一脚浅一脚手拉手通过头顶照明灯来到门前。

雷达站钛合金结构,形状圆柱、顶部半圆,旁边耸立着几十米高的雷达天线与风力探测架。俩人输入密码开第一道门,增压增温后开第二道门开灯。这里经常有人来,核动力发电机不停地运转,电力储满后自动停机。

午饭后进入工作状态,首先要搜寻银河一号位置,他俩一个月来这一趟。打开顶部舱盖,将直升机升空一千千米,激光探测灯垂直地面、四十五度角范围搜寻。

银河一号的航线轨迹经过浮标传过来,误差不会超过一千千米,控制它的航线也是通过浮标来完成,有偏差要修正。此时银河一号正向着RF星系的中心极速飞行着。

与上个月的航线对比偏差不大,吴波认为不用调整。珍妮向基地报告了情况,接下来就等到时间与金波他们联络。

这里生活很无聊,好在基地准备了很多娱乐设施。珍妮想睡觉拉着吴波上床,俩人搂着睡暖和,也是相互取暖相互安慰。睡觉前肯定要娱乐一下,珍妮喜欢下跳跳棋,俩人在被窝里玩起来。

十七点三十分回到工作间,直升机上去搜索没有信号、雷达也无讯息。珍妮有些担忧,吴波安慰她时间还没到。

“他们肯定还没出柯伊伯带,开着防护罩雷达没有电波。”

“他们会不会遇到了危险?”

“不会的,银河一号能过去,他们肯定也能过去。”

“那个飞船小。”

“无人都能过去,有人操作更能过去。”

吴波让直升机再升高一千千米,悬浮空中搜寻等待。

十八点三十分突然屏幕又出现一个亮点,两束激光在十万米上空相遇。俩人激动不已,将直升机靠了过去,光对光实现直线链接,瞬间双方屏幕上出现对方画面。

“吴波!珍妮!”

“金晶!志远!”

“你们好嘛!”

“好着呢,刚睡了一觉,最佳状态等着呢。”

“我们也睡觉了。志远说路上丰富了细节,才这么顺利。”

志远挥着手说:“你确实给了我智慧。误差多大?”

“跟我们一样都差点。”

“我们差点啥?”

“你说呢?”

“我不知道,是啥?”

“自己猜。”

金晶说:“吴波,我俩没差哈,我操作精准到位。金波差了点,关键时忘记提前点燃垂直次发,要是跟小艺补上肯定不会差。”

吴波赶紧问:“你们遇到危险了?”

“遇到了,挺惊险。”

金波听后有些不自在,让赶紧先干正事,完后随便他们聊。

“13:12:26:04,偏离银河一号Y负十二万千米,X正一百二十万千米。”

志远立即测算出修正后的航线,至此第一次航线修正完成。金晶输入电脑待启动,珍妮随手给基地报告了情况。

“吴波,我做梦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