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新汗登基32(1 / 2)

蚩在回程途中一直在寻找鹰汗,回到嬴集也没找到。最后找到部分禁军尸首,这些士兵是跟他在一起的,确认鹰汗已经死亡。但人是咋死的弄不明白,猜测在三界阵亡、亦或因战事耽误了行程被洪水吞噬,尸首找不到不能举行国葬,最后简单弄了个衣冠冢。国不可一日无汗,策与众臣商议决定尽快举行登基大典。

360日天刚破晓金鼓齐鸣、号角声震天响,宫内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篝火将所有帐篷照的通明,三天前就开始做准备。殷身披汗袍,头戴刻有绿色RF星的木冠,腰佩宝剑在众人的簇拥下从后宫出来。

登基台搭建在氾堆上,离帐篷二十来米,地面由篷布铺成一米宽地毯相连,宫殿还没开始重建。当地老百姓穿草鞋,宫内人员穿橡胶制作的篷布鞋、鞋底子非常薄,草被洪水卷走了还没长出来,不铺设地毯人走在上面硌脚不舒服。

早年鹰的祖爷爷氾创建南邺部落,就是在此登基的,那时的领地只有十几万平方公里最小的部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鹰最后兼并最大的西邺部落邺司,领土扩张至现在。后来此坡被称为氾堆,用以祭奠先人的丰功伟业,历代汗位继承仪式都选择在此。

基台背北向南远眺一望无际,台正顶横挂一巨幅“南邺国第十六代汗位继承人登基仪式”特别醒目,九级木质台阶寓意天下长治久安,四周火把通明、彩带围栏随风飘舞,军乐队手拿各种乐器列队左右两端。文臣武将站在台下迎候,气氛威严肃穆,见到殷呼啦地跪下,齐声高呼“臣等恭贺我汗登基。”

仪式第一项鸣礼炮九响,昭告全国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已经开始,祈祷RF神保佑国家风调雨顺、百业兴隆。军乐队奏乐,乐曲“战猛勇往直前”,雄壮嘹亮的勇士进行曲令人振奋。

第二项尚书令宣读告文。

“通天融地,奉RF神之命、涅祖之托、先汗之遗照。殷聪明伶俐,文通武略,已立为太星,其姨懿依淑慧贤德,为依十载,其祖正宗、其身正统。今日起殷登基继承汗位,特祷告天下,凡我臣民皆顺其治。自先汗氾开创南邺国至今百年有余,历代先辈励精图治、辉功越古,虽涛泽流芳却未能完成一统天下之宏愿。万望我等臣民万众一心,仰赖汗恩,顺成帝业,在新汗的带领下实现先汗之遗愿。钦遵至此,我汗千岁千岁千千岁。”

第三项殷宣誓就职。他才刚满两岁,在地球还是刚断奶不久的孩子,在此却承载治国平天下的历史重任。

“予一定不负众望,励精图治,继承先汗之遗志,完成先汗之遗愿,报国恨家仇,剿灭丹国,平定四海,一统天下。”

两人字里行间不提涅槃,在鹰国不认她为先祖。

殷说完拔出宝剑直指南方。基台背北向南的设置就是这个寓意,天下没有统一,危机随时来自南方,国恨家仇在那,完成先汗遗愿的最大障碍也在那。文武百官齐声附和“平定四海,一统天下。我汗千岁千岁千千岁。”

最后一项是官员依次上前朝贺,并通报官衔名字,很多人殷不认识,今天算是第一次正式见面。

登基典礼刚完,策与蚩匆匆见驾。

殷端坐汗位接见二人。懿坐在左侧椅子上陪着,这的女人从来不问国事,她更不懂政治,但两朝依加之国姨的身份有定海神针的作用。内心思考着应该让殷早些完婚,是否昭告天下选秀?

策说:“洪灾刚过百废待兴,最要紧的事是士兵手里没有武器,如果丹国进攻无以应对。”

殷说:“赶紧命令武部打造。”

策回答说:“没有矿石。”

殷说:“赶紧去稷国采购。”

策告知国库空虚没钱,人少了这么多税源枯竭。听殷建议先赊欠,又解释跟稷国的贸易从来都是现款,怕人家不同意。

蚩建言士兵放假回家,一来可以让他们与家人多团聚,对增丁添子有益,现在国家仅剩一百五十万人,二来可以节约军费,没有武器人留在军中也没用。殷听后认为有道理准奏,任命策为特使出使稷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