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姥爷43(1 / 2)

肖重阳回家洗过澡后,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父母早早就出国玩了,家里除了他没有别人,空荡荡的

十月二号,天刚朦朦亮时,肖重阳在隔壁的夫妻吵架声中醒了过来,起身洗漱,自己煮了一包方便面,吃过之后刷了碗,拿着茶几上父亲留下的车钥匙出了门

坐到车上,看了一眼油表,嘴角抽搐了一下,发动汽车驶向加油站

加过油后肖重阳照着手机上的地图开往姥爷家,一路上,脑海中不自觉地回忆起姥爷的事情

姥爷是一个“文人”,为什么加引号呢?因为姥爷对于诗词很擅长,还会写古文,喜爱写书法,但同时又继承了古代部分文人那种封建的气质,简而言之可以用“腐儒”来描述他,就是那种迂腐的只知读书,不会变通,不通世事的书生

肖重阳高中不喜欢学习的时候,姥爷就义正言辞地批评他,说他连稚童都不如,不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那时候肖重阳也不喜欢姥爷,时常对着他喊着“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又很喜欢姥爷的藏书还有姥爷的木工手艺

初中时有一次考了全校第一,姥爷为奖励肖重阳亲自选取木头为肖重阳雕刻了一个肖重阳自己的雕像,还在后面用繁体字刻上诗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记忆中姥爷没有打过自己,只是会在气急之时坐在躺椅上闭着眼睛说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姥爷倒是没有继承肖重阳一直嗤笑的部分文人书生对于风尘女子喜爱的特点,相反姥爷是一个长情的人

姥爷年轻的时候一直没有婚配的对象,太姥爷很着急,但是又对姥爷的性格难以奈何,逼急了姥爷,姥爷就会回敬道“我与你们这些满族鞑子不一样,我不喜欢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有自己的坚持”

姥爷对于自己满族的身份很不喜欢,甚至固执地认为他们的存在耽误了新中国建立的脚步,姥爷报名参了军,回来后就自己更改了民族

这也是肖重阳说他不会变通,不通世事的原因,五十六个民族理应亲如一家

姥姥那时因为是地主家的女儿,所以在当时来说叫做“成分不好”,也不好找对象,村子里的人有的与她家有仇怨,有的人家鄙视她的身份

后来姥姥遇到了姥爷,她(他)们以五句对话定下了终身

“你会做农活嘛?”

“不会,但是我可以学”

“你裹脚了嘛?”

“没有,我不喜欢那种旧习俗,我认为是对女子的迫害”

“我娶你”

后来姥姥和姥爷结了婚,谁都没有通知,就在破落的土砖屋里生活了下来,姥姥为姥爷生下一儿一女,长大后的儿女曾询问父母是如何定情的

姥姥总是笑着说,“我们啊,我们是五句定情,和曹植的七步成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姥爷对此不置可否,但仍然会时常补充“当然也有你们的母亲很漂亮的原因,惊鸿一瞥,方只何为伊人如月”

老一辈儿爱情更喜欢平平淡淡方为真的道理,但是姥爷时常“一本正经”的情话也会让姥姥红了脸

后来肖重阳妈妈再婚,生下肖重阳,肖重阳出生的那天,姥姥安然离世,年幼时未曾享受过富贵,却在日后的“清算”中伤了身子骨

新生的生命见证了老去的生命终结,而故去的生命又用死亡迎接了初生的生命

姥爷为新生的外孙起名为“肖重阳”,寓意为名叫肖福生的姥爷重新遇见名叫于幼阳的姥姥用死亡迎接的婴儿

后来姥爷在后山为姥姥立了墓碑,“亡妻于幼阳”

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就这样直到肖重阳今天来到姥爷家门口,姥爷依然保持着每天都去祭奠姥姥的习惯,看着姥爷家门上挂着的铜锁,肖重阳蹲在地上抽起了烟

烟还没抽完,姥爷就背着手走了回来,看了一眼肖重阳手中夹着的烟,说道

“林则徐当初虎门销烟是为中国万万人谋健康,而今你这年轻人居然自行抽了起来,荒唐!”

肖重阳扯着嘴角说道,“姥爷,那是鸦片,是毒品,是国家严令禁止的,我这是香烟,尼古丁而已”

“有何不同?同样上瘾,危害健康,乱人心智!”姥爷冷着脸说道

“姥爷说得对,受教了,不抽了”肖重阳弹飞了烟头

“哼!多行不义必自毙!”姥爷打开了门锁自顾自地走了进去

肖重阳站在姥爷身后说道“姥爷我来看看你,车上给你买的水果和牛奶,你等一会儿,我去给你拿”

“不用了,我不需要,你人来就行,你那不成器的母亲和对她唯命是从的父亲呢?”姥爷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问道

“姥爷我老妈只是爱打麻将而已,你说我爸就是了,别说她啊”肖重阳挠着头说道

“哼!一丘之貉”

“姥爷,吃午饭了嘛?我给你做去”肖重阳笑着说道

肖重阳高中三年除了对学习不感兴趣以外,基本对于什么都感兴趣,诗词、小说、人物纪传、神话故事、做饭等等

“给我做一道蒋侍郎豆腐吧,把后院我自己泡的酒端上来”姥爷眯着眼睛说道

小老头没少看康熙微服私访记啊

............什么蒋侍郎豆腐,就是煎豆腐而已

豆腐切块,用猪油热煎,撒点儿葱花,倒点儿药酒和酱油,放几个虾仁,焖一会儿,再加点儿糖再焖一会儿,最后撒点儿葱花,就出锅了,肖重阳又做了一道番茄炒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