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出发343(2 / 2)

皇帝接着又敲打了一番宁王和平王,意思是莫要趁着萧逸宸不在京城就搞小动作,否则他饶不了他们。

宁王刚升起准备暗搓搓搞事情的心思又默默按了回去。

不到半个时辰皇帝便宣布退朝了,是以今日早朝是开国以来最快退朝的一次。

义县朱明华收到沈嘉的飞鸽传书后,便派人把准备好的粮草和药材分批运往梧城码头。

他是护国公府大管家,沈嘉封地上至老人下至孩童基本都认识他。

大家感念护国郡主给他们带来如今美好的生活,对朱明华也是恭敬有加。

一辆辆马车从北梨村驶出,自然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纷纷上前打听。

朱明华得了沈嘉的吩咐,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和他们说北疆战事起,这些粮食和药材要拉到梧城用大船运送到北疆……

这一消息顿时在义县炸开了锅,并被有心人迅速传至白县和苍县。

得益于学堂这两年的爱国教育,三个县的老百姓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保家卫国已深入骨髓。

一时间,有不少青少年纷纷聚集在三个县衙门口,闹哄哄的要求报名当兵上前线打鞑靼,这一幕被路过的商队瞧见,狠狠的震撼了一把。

有几个人甚至上前劝他们回去,当兵打仗是要死人的,怎么那么笨就上赶着去送死呢?

义县的青年挺直腰杆,义正辞严的慷慨陈词:“没有国哪有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敢侵犯我们大周,我们就用刀枪毫不留情的反击,杀他个片甲不留,如今鞑靼入侵我大周,我们做为大周人,就要义无反顾上战场保家卫国……”

他这一番群情激昂的言论,让在场的青年无不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上战场杀光鞑靼人。

关于三个县的募兵事宜,沈嘉的飞鸽传书里只说了一句,按照她当初留下的小册子里面的要求办。

朱明华已把小册子上记载的募兵事宜那一页给三个县令看过。

县令见时机成熟,对师爷道:“去把郡主的募兵通告贴在县衙外面。”

师爷恭敬道:“是,在下这就去办。”

师爷拿着告示出来,做了个停止的动作,“各位,先静一静,等我先把话说完。”

人群霎时间安静了下来。

师爷清了清嗓子:“你们都有一颗报效大周的心,让我很感动,相信郡主见了也会很欣慰。此番募兵是为了去北疆与鞑靼打仗,北疆寒冷,战场刀剑无眼,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师爷说完,便把告示贴在县衙外面。

人群中有几人大声读道:若家里有人当兵,服役期间家里的田税或商税少交一半。

若在战场上受伤,朝廷每个月可发放最低生活费,并承诺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其生活得到保障。

若不幸牺牲在战场上,其父母、妻子、孩子每个月可以领取一定的抚恤金,直至父母妻子去世,孩子年满十六岁为止……”

从岭南到北疆,先走水路到辽州,再走辽州走陆路到北疆。路途遥远,若不是北疆战事紧急,沈嘉也不会让他们去北疆打仗。

毕竟他们要当兵去南疆军营更合适。

返回